休论驼背锦模糊,且试腰间金仆姑。
边头可是怜侬辈,忽作徐熙雪雁图。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仔细阅读选项内容,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然后与选项涉及的内容进行比对,即可作出判断。

“休论驼背锦模糊”,不要谈论我的驼背像锦绣一样模糊(指驼背);“且试腰间金仆姑”,暂且试一下腰间挂着的金仆姑;“边头可是怜侬辈”,边境上的人是不是可怜我们这些人?“忽作徐熙雪雁图”,“忽”字表明了作者的惊喜之情。“徐熙”即徐崇嗣,宋代画家,善画鹤,尤工写生,相传其画多以雪为背景,故称“雪鹘”。此处借指边地飞来的大雁。“忽作”是忽然之间的意思,“雪雁图”是指飞来的大雁。“自太和冲雪归”,诗人从太和元年(公元826年)冬天出发,一直走到太和四年(公元830年)春天才回到长安。“旅雁”是随行的使者或信使,“数鸣”是多次鸣叫。“据鞍偶作书赠令权元凯”“权元凯”就是当时在朝中担任右谏议大夫的王权。“据鞍”,指骑马奔驰而来,形容旅途劳顿。“偶作书赠”,偶然写下一封信送给他。“令”,这里是尊称,是对对方的敬称。“令权元凯”,就是对王权的敬称。“令”也是对对方的敬称,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你”。

全诗的意思是:不要谈论像我这种驼背的人(形象比喻自己),暂且试一下腰间挂着的金仆姑;边境上的人们会不会可怜我们这些人呢?忽然之间,一群大雁飞来了,就像徐熙画的雪雁图一样美丽。赏析:这首诗通过描写大雁归巢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首句“休论驼背锦模糊”,不要谈论我这驼背之人,这是自嘲。“且试腰间金仆姑”,暂且试一下腰间挂着的金仆姑,暗示自己的官职。“边头可是怜侬辈”是说,边境那边的人不会可怜我们这些人吧!“忽作徐熙雪雁图”,这一句很妙,诗人忽然间发现一群大雁飞来了,就像是徐熙画的雪雁图一样美丽。最后两句点明主题:“我”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正是来源于对国家统一的渴望。诗人用“休论”、“且试”、“忽作”、“岂惜”、“怜”等词语,表现了自己不卑不亢的精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