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来下马索酒觞,雪打战袍殊未央。
有底须寻戴安道,端怜吴语贺知章。
【注解】
太和道:唐玄宗年号。
雪作:雪下了。作,下动词。
索酒:讨取美酒。
觞:古代的一种酒杯。
殊未央:形容战栗的样子。“未央”即未尽、不终止的意思,此处是说战栗不止。
有底须寻戴安道:意思是说,要找个能喝酒的人。“有底”就是“要”,“底”,指人。“戴安道”是东晋诗人戴逵,字安道,好饮酒,喜交友,常与名流交游。所以此处以之代称朋友。
端怜吴语贺知章:意思是说,很可怜吴地的方言(因为李白在吴兴郡当官时,当地方言与蜀地不同)。贺知章也是一位善饮的人,他任太子宾客分司东宫时,曾与道士谈论《老子》,因饮酒过多而呕吐,被贬为道州司马。“端”是“非常”、“特别”。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在大雪中与友人下马讨酒喝的情景。诗一开头就写:“兴来下马索酒觞。”兴,兴致,兴致所至。索,讨取。觞,酒杯。这句话的意思是,兴致来了,下马讨取了杯中酒喝。
颔联是说,雪打战袍殊未央。这句的意思是,雪花打在战袍上并没有停止的意思,形容自己战栗不已的状态。这里用了一个比喻,战袍上落满的雪花,像无数只小手在拍打着自己的身体,令人难以忍受。
颈联是说,有底须寻戴安道,端怜吴语贺知章。这句的意思是,一定要找个能喝酒的朋友,因为他懂得欣赏吴地的方言。贺知章是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语言优美,音律和谐,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尤其擅长七绝。他的《回乡偶书》中有“童稚牵衣问君家,如何娶妇得村沙”一句,其中的“娶妇”二字,用得极为巧妙。另外,他的《咏柳》中也有“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一句,其中“裁”字用得也很妙。这里的戴安道,就是指贺知章。
兴来下马索酒觞,雪打战袍殊未央;有底须寻戴安道,端怜吴语贺知章。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大雪飘飞、人们欢聚一堂饮酒畅谈的美好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