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街卧路谁复嗔,粥鱼斋鼓强唤人。
莫疑只今五斗醉,要会从来三昧身。
石恪(771-835年),唐朝著名画家。
醉僧:醉酒后不省人事的僧人。
粥鱼斋鼓:指僧人斋食。粥,稀饭;鱼,鱼肉;斋,佛教徒吃素的日子;鼓,和尚用木槌击鼓以召集众徒。
五斗:指五斗米,古时一斗十升,一斗米约当现代一斤,五斗米约合五斤,即五斗米为五斗,五斗酒为五斗。
三昧:梵语“摩诃三昧”的省称。意为心无旁骛,集中精进。
注释:
这首诗是石恪《题画诗·醉僧》。石恪在《题画诗》中多有描绘禅意和禅宗修行的内容。此诗通过描绘一幅醉酒后的僧人形象来表达禅宗的修行境界——放下执念,随缘任运。
赏析:
石恪的绘画作品以人物画、佛像、山水花鸟为主,尤擅长人物画。他的画风独特,线条流畅,造型生动,富有表现力。此首《题画诗·醉僧》,就是他笔下的一幅描绘醉酒和尚的作品。
我们来解读这首诗。“倒街卧路谁复嗔”,意思是说这个醉醺醺的和尚躺在街上,路人见了也不会生气。这里的“嗔”是嗔怒的意思,但这里用得非常巧妙,它并不是指对和尚醉酒的不满或责怪,而是表达了一种淡然、超脱的态度。
我们看到“粥鱼斋鼓强唤人”。这句诗描述的是和尚被斋食的声音唤醒的情景。在古代,寺庙中常有斋食,这是僧人一日三餐的饮食安排。而“粥鱼斋鼓”则是形容这些食物的味道和声音。这里的“粥鱼”指的是粥里放上鱼肉的菜肴,“斋鼓”则是指敲击斋钟的声音。这两句诗既展现了和尚的醉意浓厚,又体现了他对日常生活细节的关注。
我们看到了“莫疑只今五斗醉,要会从来三昧身”。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你不要怀疑他现在只是喝醉了,而是要领悟到他过去曾经达到过的境界。这里的“三昧”指的是禅宗的修行境界——“心无旁骛,集中精进”。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仅仅看到他现在醉酒的状态,而是要看到他过去的修行过程和境界。
这首诗通过描绘醉酒和尚的形象来表达禅宗的修行境界。它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以及对禅宗修行过程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越尘世、随缘任运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对于现代人来说也是非常有启示意义的。
无论是在画画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应该学会放下执念,随缘任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实现自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