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策上前坂,薄暮寒云滋。
华毂不可停,奈此长相思。
雁影正疾逝,马鸣一何悲。
归期无淹留,黄花殊未衰。
【注释】
曾公:指唐代诗人曾巩。卷之汶阳:把诗卷送给曾巩,并送到汶阳(即今山东汶上)去。
投策:抛掷马鞭。前坂:山前的平坦地带。
华毂:高大的车子。不可停:不能停留。奈此长相思:怎奈我长久地思念着你。
雁影:大雁飞翔时留下的影子。疾逝:飞得很快。
马鸣:战马嘶叫。一何悲:多么悲伤。
归期:返回的日子。无淹留:不要耽搁。黄花:这里指菊花,古人以菊花象征高洁。
【译文】
扔下马鞭,来到山前那片开阔的平地,暮色中寒云滚滚。
高大的马车不能停留,怎奈何我这人长久地思念着你。
大雁飞行时留下的影子飞快消失,战马嘶鸣声多么让人伤感。
回去的日子不要再拖延,菊花依然盛开没有凋谢。
【赏析】
此诗是诗人送别友人曾巩而作的。开头两句写诗人在送行之际,来到山前开阔的平地,暮色渐浓;然后写诗人站在高处眺望,只见寒云密布,一片苍茫。“薄暮”点明时间;“寒云滋”,既点出“薄暮”二字,又渲染出一种凄清寒冷的气氛,烘托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不安。第三句写诗人看到曾公乘坐的华丽车辆不能停留,自己却久久不能离去,表现了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第四句“奈此长相思”,“奈”字写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长相思”,表明诗人与曾公之间的情谊之深,难分难舍。第五、六句写诗人目送友人离去,只见大雁在空中划过一道道优美的弧线向远方飞去,而战马则嘶叫不已,更增添了离别的伤感气氛。末联两句写诗人希望友人能早些回来,不必再耽误行程。最后以景结情,用“黄花殊未衰”作为结尾,使全诗收束严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