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谢幼舆,宜置丘壑中。
虎头有妙理,谁谓毛颖工。
崎崎磊磊间,聊复着此翁。
平生乌皮几,不与儿曹同。

【注释】:

  1. 岩斋:指山中岩石上建造的茅屋,诗人隐居的地方。
  2. 谢幼舆:晋代隐士,名灵运(310—396),字幼舆。
  3. 丘壑:指山林、野外。
  4. 虎头:指晋代书法家王羲之(303—361)。
  5. 毛颖:指汉代著名文学家扬雄,字子云(前53—后18)的《法言·渊骞》中有:“吾尝好之,颜回不能动也。”
  6. 崎崎磊磊:形容岩石峻峭不平。
  7. 聊复:姑且、暂且。
  8. 儿曹(cáo):古代对未成年男子的美称,亦泛指年轻人。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诗中的“岩斋”是诗人隐居的地方,他在这里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远离尘嚣,追求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首句“从来谢幼舆,宜置丘壑中”,意为自古以来的谢灵运,就应该隐居山林,与大自然为伴。这里引用了谢灵运的故事,表示诗人对这位隐士的敬仰之情。
    颔联“虎头有妙理,谁谓毛颖工”,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看法。他认为像王羲之这样的大书法家,在隐居山林时也能发现其中的奥秘和美妙之处,而不应该只是追求功名利禄。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隐居生活比作一幅精美的书法作品,强调了隐居者的智慧和才能。
    颈联“崎崎磊磊间,聊复着此翁”,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居住的环境。这里的“崎崎磊磊”形容岩石峻峭,环境恶劣,但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才得以暂时摆脱世俗的束缚,过上一种清静、自在的生活。
    尾联“平生乌皮几,不与儿曹同”,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名利的看法。他认为自己一生的追求就是过上一种清静、淡泊的生活,这种生活与孩子们的快乐相比,显得更加珍贵和有意义。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比较诗人与孩子们的生活方式,强调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整首诗以诗人隐居的生活为主题,通过对历史人物和自然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深深向往。同时,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