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行年今七十,植杖端如孤鹤立。
江天小雨作许奇,洲渚横斜雁行湿。
先生隶法老更精,未要中郎作典刑。
笔含钟鼎小篆意,启齿要须斯与冰。
先生宿昔爱弹琴,不爱越琴爱雷琴。
摩挲龟背蛇蚹纹,太和款识尤出伦。
先生真已弃百事,旧参尧典舜典字。
端有江湖著老儒,笑大耳儿长结眊。
学书初不论永和,书到石鼓才不磨。
不见吏部石鼓歌,往载安得数骆驼。
赠江器博
先生行年今七十,植杖端如孤鹤立。
江天小雨作许奇,洲渚横斜雁行湿。
先生隶法老更精,未要中郎作典刑。
笔含钟鼎小篆意,启齿要须斯与冰。
先生宿昔爱弹琴,不爱越琴爱雷琴。
摩挲龟背蛇蚹纹,太和款识尤出伦。
先生真已弃百事,旧参尧典舜典字。
端有江湖著老儒,笑大耳儿长结眊。
学书初不论永和,书到石鼓才不磨。
不见吏部石鼓歌,往载安得数骆驼。
注释:
- 先生行年今七十:指赠送给江器的老师已经七十岁高龄。行年,年龄或岁月。
- 植杖端如孤鹤立:手执拐杖的样子就像一只孤独的鹤站立在岸边。植杖,手执拐杖。端,像。孤鹤,一种生活在沼泽地带的鸟类。
- 江天小雨作许奇:江上的天气突然下起了小雨,景色显得有些奇特。
- 洲渚横斜雁行湿:洲渚之间,水草丛生的地方,排成一条条,雁群经过,水面被溅湿了。洲渚,水中陆地。
- 先生隶法老更精:先生的隶书书法更加精湛。隶法,书法的一种。
- 未要中郎作典刑:不要模仿中郎的书法作为典范。中郎,汉代张芝的别称。典刑,典范。
- 笔含钟鼎小篆意:笔法蕴含着钟鼎和小篆的风格。含,蕴含;钟鼎,古代青铜器,是古代礼乐文化的重要象征;小篆,古文字之一,由大篆简化而来。
- 启齿要须斯与冰:开口说话时必须保持冷静、坚定。斯与冰,形容人的态度严肃认真。
- 先生宿昔爱弹琴:先生平时就喜爱弹琴。宿昔,以前;弹琴,弹奏古琴。
- 不爱越琴爱雷琴:不喜欢越国的古琴,而更喜欢雷州的古琴。越琴,古琴名,出自越国;雷琴,古琴名,产于雷州。
- 摩挲龟背蛇蚹纹:抚摸龟壳上的花纹。摩挲,用手触摸;龟背,乌龟的背部;蛇蚹纹,指龟背上的纹理。
- 太和款识尤出伦:太和年间(唐文宗李昂的年号)的款识尤其不同凡响。太和,唐文宗的年号;款识,刻在器物上的文字说明。尤出伦,与众不同。
- 先生真已弃百事:先生真的放下了很多事情,专心致力于学问。先生,泛指对方;弃百事,摒弃其他事情。
- 旧参尧典舜典字:过去曾参与过尧和舜时期的典籍工作。尧典和舜典,指《尚书》中的《尧典》和《舜典》。字,指典籍中的字句。
- 端有江湖著老儒:他就像一位隐居江湖的老学者一样。端,像;江湖,指隐退的人;老儒,指学识渊博的读书人。
- 笑大耳儿长结眊:嘲笑那位耳朵很大、眼睛长长的人总是结着眉毛。大耳儿,形容人的耳朵很大;长结,结着;眊,指眼睛周围的皱纹或毛发。
- 学书初不论永和,书到石鼓才不磨:学习书法的时候,最初并不讲究永和体(指王羲之的书体),直到书写到了石鼓文(指刻在石鼓山上的铭文),才能达到熟练的境界。永和体,指王羲之的书法风格;石鼓文,刻在石鼓山的上古文字。
- 不见吏部石鼓歌,往载安得数骆驼:没有看见过《吏部石鼓歌》,之前人们用几头骆驼才能运来这样的石鼓。吏部石鼓歌,指《尚书·顾命》:“朕五覆五反,无乃不可?……乃命太史占之,曰:‘吉,余悉皆为王尔后父。’”后来有人根据这段文字编成了一篇《吏部石鼓歌辞》,其中就有“载金盘乎西山之阳,采其天地之经”,即石鼓文的记载。载,运送;安得,哪里能够得到;数骆驼,形容石鼓文数量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