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国倏三岁,颇知归思纷。
南心晓城斗,北眼暮楼云。
珥笔行将脱,朝珂冷不闻。
莫论持帅节,畎亩尚思君。

【注释】思归:怀念家乡。南心:指南方的心,指故乡。

晓城斗:指晨光映照下的斗星。

珥笔行将脱,朝珂冷不闻:指即将离开朝廷时,皇帝赏赐的玉佩已不再佩戴,但朝官们的议论声却听不到了。珥,耳饰;珂,马络头。行将脱,将要离去。朝珂冷不闻,指朝官们议论纷纷,却听不到他们的声音。

莫论持帅节,畎亩尚思君:不要说什么持帅节(即执掌一方军政大权的意思),在田野上耕种的时候,还思念着国君。

【赏析】此诗是一首咏怀诗。诗人从自己离开朝廷,到他乡去任职,一路上心情矛盾、百感交集,所以用“思归”为题。

首联“去国倏三岁,颇知归思纷”,起笔点明离家时间之长。“倏”,短促之意。这一句中“去国”,指出仕或赴任;“倏”,表示时间短、速度快。“三岁”表明时间之久,“归思纷”,则表明思归之情之深重。

颔联“南心晓城斗,北眼暮楼云”,写自己身在异域,而思乡之情更加强烈。这里运用了两个典故。其一,《史记》载: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被匈奴拘留十余年,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家乡,常常仰望天空,想念家乡洛阳。其二,李白《赠别舍人弟宗武》诗:“报我以何物?西江石波上。’“西江石波”即江西赣江,李白曾自注:江西多石,故称。“波上”,犹言波涛之上。两句中,“南心”“晓城”与“北眼”“暮楼”对举,一写远望家乡,一写近观异域风光,表现了诗人身处异地而心系家园的复杂情感。

颈联“珥笔行将脱,朝珂冷不闻”,进一步抒写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哀伤。“珥笔”,指佩剑;“朝珂”,指朝服。这两句说:佩剑即将脱落,朝服却已经破旧,说明自己已经很久没有穿朝服了,因此,朝官们都听不到他的议论声音了。

尾联“莫论持帅节,畎亩尚思君”,写诗人远离朝廷而心怀朝廷的忠贞情意。这两句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莫论”,意为不要说。“持帅节”,指掌帅印。这两句意思是,不要谈你手握帅印,身居要职;即使身在田间劳作,也不忘思念你的君王。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自己虽身离朝廷却心存朝廷、忠诚报国的一片赤心,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