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幌囊风入,前轩峡雨收。
醉罗初解夕,珍簟暗知秋。
衰柳金城恨,幽兰楚国愁。
更堪闻短笛,圭月在西楼。
注释:
曲幌囊风入,前轩峡雨收。
曲幌:曲柄摇风的帷幕。
解:开、揭开。
珍簟(diàn):珍贵的竹席。
金城:指长安,古都名。
幽兰:指香草,常用以比喻隐士。
楚愁:楚国的忧愁,即思乡之情。
闻:听到。
圭月:北斗七星之一,古人常用来象征月亮。
圭:北斗星,又称斗或杓。古代天文学中用以指示方向的天体。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小诗。首句写秋风,次句写秋雨,三句写秋夜,四句写秋天的景物,五句写秋天的感受,六句是诗人听到笛声而引起的联想。全诗写得清丽淡雅,意境优美。
诗一开头就点出了时令:“曲幌囊风入。”这一句写初秋天气,微凉,风也渐渐大了。从“入”字可以看出风势之急,风力之大。接着,诗人的视线由远及近,从室内移到室外。“前轩峡雨收”,这句写的是傍晚时分的景象。在西楼上可以望见前面山谷里正逐渐收起雨来,天色渐晴了。这里用“峡雨”来形容雨势之大,突出了诗人所见的雨景之壮观,同时也暗示了时间之短促。“前轩”,“峡雨”这两个词语,不仅交代了诗人所在的地点,更表现了诗人当时的心境,他既感到惊喜,又不免有些忧郁。
下面两句,“醉罗初解夕,珍簟暗知秋”,是说当夜幕降临的时候,解开了一领新制的罗衣,那凉爽的竹席也显得有些寒意,知道已是秋季了。这里的“醉罗”、“珍簟”两个词,既表明了时间的晚,也渲染了环境的清幽和舒适。“醉罗”一词,使人想起白居易的《琵琶行》:“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在这里,“醉罗”可能是诗人自己脱去的衣衫,或者是侍女帮他换上的新衣。而“醉罗”之所以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正是因为它在深夜时分才显得特别地美丽。而“珍簟”(簟,竹席)的“暗知秋”,则进一步烘托了秋天的气氛,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个静悄悄的夜晚,一个清凉舒适的夜晚,一个充满诗意的夜晚。
“衰柳金城恨,幽兰楚国愁”两句,诗人的情绪又发生了一次变化。“金城”指的是长安,也就是诗人的故乡。“幽兰”是香草的一种,常用来比喻隐士。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不禁为那衰败的杨柳和思乡的愁绪而感到悲哀。“幽兰”一词,既是对前面提到的香草的再次强调,也是诗人自喻的体现。“幽兰”所象征的,正是他内心深处的隐逸思想。而“楚愁”一词,则表明了他的思乡之情。在这里,“楚国”并非实指,它是指代一种思念故国的心情。这种心情是很普遍的,也是很自然的。因此,诗人的这种思乡情绪是可以理解的。但这种情绪又是令人痛苦的,因为它是在远离亲人的地方产生的。所以,虽然诗人并没有直接说出他的思乡之苦,但从他的诗句中却不难读出这种情绪。
最后两句,“更堪闻短笛,圭月在西楼”,是对前面的总结和升华。诗人在听到短笛的声音后,不禁想起了家乡和过去的生活。而看到北斗七星中的“圭月”(即心宿),更是勾起了他对故乡和亲人的无限思念。“短笛”一词,既点明了笛子的音乐节奏,又暗示了诗人的心情。“圭月”一词,既有天文的意思,也有象征意义。古人常以“圭月”比喻明亮的月亮。在这里,“圭月”不仅是一个天文术语,更是诗人内心的象征物。它代表着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以及通过抒发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这种情感是深沉的、真挚的、感人的。同时,这种情感也是自然的、真实的、发自内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