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天挺杰,贼胆畏膏肓。
疾战江陵破,长驱颉利亡。
成功在不伐,垂烈付无疆。
血食雄京辅,于今异姓王。

【注释】

斯人:此人。天挺杰:天生英才。贼胆畏膏肓:贼寇的胆子怕得连心脏都害怕。

疾战:奋力作战。江陵:指唐朝的首都长安,即今西安。颉利:指突厥首领颉利可汗。长驱:大举前进。

垂烈:流传的美名。垂:流传。无疆:无限。血食:指祭祀用的牛、羊等。辅:辅助,支持。异姓王:指唐玄宗封赐李隆基为皇太子的称号,当时称为“皇太孙”。

【赏析】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八年(813),作者时任中书舍人。当时诗人正奉使东川宣慰,途经江陵时写了这首诗以颂扬李卫公庙。

“斯人”,即指诗人自己,表明诗人对李卫公庙的尊崇。“天挺杰”是说李卫公有非凡的才能;“贼胆畏膏肓”是说叛军惧怕李卫公的威力。

第三四句赞扬了李卫公在江陵破贼的功绩。这两句是说,他奋勇地战斗,终于攻破了叛军的巢穴,并大获全胜。“长驱”与“疾战”互文见义,都是指迅速取胜的意思。“颉利亡”是说李卫公不仅打败了敌军,而且还彻底消灭了敌人,使其首领颉利被杀。“长驱”与“颉利亡”也是互相呼应的。

最后四句赞美李卫公的盛名远播,他的威德影响将永存。“不伐”是说李卫公没有自夸自己的功业。“垂烈”是说李卫公的伟大业绩将会永远流传下去。“付无疆”是说李卫公的伟大业绩像无边的大海一样,源远流长,永不枯竭。“血食雄京辅”是说李卫公辅佐朝廷,保卫京师,使百姓免遭战祸之苦。这一句是说李卫公的功德,如同天子享用祭祀的牛、羊一样重要。“异姓王”是说李卫公被封为皇太子,成为唐王朝的开国功臣。

全诗歌颂了李卫公的丰功伟绩,表达了作者对他崇敬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