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遍华颠,真成私自怜。
身慵宁复事,秋早不依年。
作吏惟思隐,从僧寖悟禅。
支离果如此,只称据梧眠。
【注释】
- 衰:衰老。华颠:头顶,这里指头发、发丝。
- 真成私自怜:真让人心疼。
- 身慵:身体不适或病弱,懒得动弹。宁复事:不再去做什么事了。复,又。
- 不依年:不随着年龄增长而老去。
- 作吏惟思隐:做官时只想归隐山林。
- 从僧:皈依和尚。
- 支离:散乱的样子,形容人因疾病或其他原因而体弱多病的样子。
- 据梧眠:在梧桐树下打盹儿。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人生老病死的诗,以“衰感”为题,抒发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之情。
开头两句写自己因年老体弱、疾病缠身而感到悲凉和无奈。首句中的“华颠”指的是人的头顶,这里用来形容自己的头发已经花白,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衰老之态。次句则表达了因年老体弱而懒得去做事,甚至不想随年月的增长而变老的心情。
接下来的四句则转向表达作者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第三句中的“身慵”,即身体不适或病弱,无法胜任工作的意思。而第四句则是说因为身体不适,所以不愿再去追求功名利禄。这里的“秋早不依年”则是指秋天已经到了,但自己却依然无法摆脱病痛的困扰,无法像其他的人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老去。
第五六句则是表达了作者对于出家修行的向往。第六句中的“作吏惟思隐”表示做官时总是想着要归隐,远离尘世。而第七句则是说,自己已经皈依了和尚,开始过起了清苦的僧侣生活。这两句话反映了作者内心深处对于世俗的不满和对于清净生活的向往。
最后四句则是总结了全诗的主题。第八句中的“支离果如此”是说自己就像身体散乱不堪一样,已经没有了生机和活力。第九句中的“只称据梧眠”则是指自己只能在梧桐树下打盹儿,度过余生。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之情。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幅人生百态的图画,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