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陵烟柏蔽团晖,晓束朝绅拜庙闱。
台下俗无西向射,寝中人护月游衣。
垂髯上汉龙难见,耘野连天鸟自飞。
酹毕驱车循故道,经时回望怅依依。
谒四陵下宫
四陵烟柏蔽团晖,晓束朝绅拜庙闱。
台下俗无西向射,寝中人护月游衣。
垂髯上汉龙难见,耘野连天鸟自飞。
酹毕驱车循故道,经时回望怅依依。
注释:
谒四陵:指祭祀东汉和帝刘肇的四个帝王陵墓,即显节陵、恭宗陵、慎园陵及宪宗元孙梁怀王延明园陵。
四陵烟柏:指四座帝王之陵,烟雾缭绕的柏树。
团晖:指太阳。
朝绅:指朝廷官员。
台下:指祭台下面。
俗无西向射:指在祭台上没有举行射箭仪式。
寝中:指祭室之中。
垂髯上汉龙难见:指在祭台上难以看见汉代皇帝的龙形佩饰,因为龙已垂落下来。
耘野:指在祭坛四周的田野间耕耘。
连天:指天空与地面相接。
酹(lèi):古代祭祀时在酒里加肉屑或谷物屑以示敬礼。
驱车:指驾车离开。
经:经过。
怅依依:惆怅不已。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在祭祀四陵过程中所见到的情景以及自己的感受。全诗通过描绘祭祀的场景、人物和自然景物,展现了古代祭祀活动的庄重与肃穆。
第一句“四陵烟柏蔽团晖”,描述了四座帝王之陵周围烟雾缭绕的柏树遮蔽了阳光,形成了一幅宁静而庄严的画面。第二句“晓束朝绅拜庙闱”,则转入了祭台之下,描述了人们清晨起床,穿着朝服,在祭庙前行礼的场景。这里的“朝绅”是指朝廷官员,他们在祭祀前要穿戴整齐,以示对祖先的尊敬。第三句“台下俗无西向射”,则进一步描绘了祭台下面的场景,指出在祭台上并没有举行射箭这样的仪式,这与前面的描述形成了对比。第四句“寝中人护月游衣”,则又回到了祭室之中,描述了人们身着月白色的衣裳,守护着祭祀的用品,如供品、香炉等。
接下来的四句“垂髯上汉龙难见,耘野连天鸟自飞”,则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其中“垂髯上汉龙难见”指的是在祭台上难以看见汉代皇帝的龙形佩饰,因为龙已垂落下来。“耘野连天鸟自飞”则描绘了在祭坛四周的田野间耕耘,天空与地面相接的景象。这两句诗既展示了祭祀活动的背景,又描绘了自然景物的美。
最后两句“酹毕驱车循故道,经时回望怅依依”,则是诗人自己的心情描写。他祭祀完毕后驾车离去,心中充满了感慨和留恋之情。这里的“经时”表示时间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而“回望怅依依”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祭祀活动本身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祭祀场景和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诗人心情的抒发,展现了古代祭祀活动的庄重与肃穆,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