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独漉走天涯,耗尽流光得鬓华。
犹喜此身随社燕,拟将何面对林花。
牢骚续罢文谁读,块垒浇平酒自赊。
旧隐不须相掉罄,要须归种邵平瓜。
移病还台凡阅半岁乃愈始到家园视园夫治畦植花因成自叹二首
十年独漉走天涯,耗尽流光得鬓华。
犹喜此身随社燕,拟将何面对林花。
牢骚续罢文谁读,块垒浇平酒自赊。
旧隐不须相掉罄,要须归种邵平瓜。
【注释】:
①“十年”二句:意思是我像屈原一样,漂泊在异乡,十年间,历尽千辛万苦,如今头发白了,但终于回到家中,可以安心地侍奉母亲了。“独漉”(lù):《史记》载,屈原被贬逐后,楚怀王欲放之,其弟子挽留不住,遂与从者过江,在汨罗江边投宿。梦见自己身着白衣,乘着小船,顺流而下,船旁有一个人,自称是渔父,问:“子非三闾大夫与?(你莫非是屈原吗?)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于是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后人因称屈原为渔父,亦称屈平、骚人。此处指诗人自己。
②“犹喜”二句:意思是我庆幸自己还能像社中燕子那样自由自在地飞翔,打算面对这满园的鲜花,尽情享受春天的美好。
③“牢骚”二句:意思是我的牢骚和不平之气已全部消散,不再写诗来抒发心中的不快了。“续”字用在这里,表示诗人已经把过去的牢骚不平之情完全忘却,不再提它了。“文谁读”:意思是没有人再读我的诗文了。“块垒”:意思是胸中郁积的块垒已全消了。“浇平”:意思是心中烦闷已全都排遣掉了。“酒自赊”:意思是饮酒也用不着赊账了。
④“旧隐”二句:意思是说现在隐居山林已不需要卖掉田园,只须回家去种邵平瓜就行了。邵平,西汉初年的一个布衣之士,曾卖瓜于长安城东门外,后来弃官而去。
【赏析】:
这首诗作于诗人晚年退居家乡期间。前四句回忆自己十年前离开故乡,飘泊天涯,历经艰辛,终于回到了家乡,可以安度晚年,享受天伦之乐。中间四句则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说自己虽然已经放下了所有的烦恼和不平,但仍不忘归隐山林,只是不必卖掉田园,只要回家去种邵平瓜就够了。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深沉。通过对比自己过去的生活和现在的生活,突出了自己的内心变化。同时,诗歌中也流露出一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