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惠祠前旌旆飞,茫然南望涕横衣。
勤劳塞外凋双鬓,萧散江头把一麾。
都水酒樽花下倒,青塘钓艇月中归。
荐书继上公怜旧,何力酬恩与意违。

【注】:刘子先:指刘禹锡。文惠祠:即文宗庙,在河南府洛阳县(今河南洛阳市西)东。

旌旆:旗幡。

萧散:闲散,不受拘束的样子。

公怜:皇帝赏识。

何力:什么力量。

酬恩:报恩。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被排挤出朝后,寄赠刘禹锡的。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与忧虑,以及对朝廷政治的失望之情。

首联“文惠祠前旌旆飞,茫然南望涕横衣”,写诗人在文惠祠前遥望北方。文惠祠是纪念唐穆宗的祠堂,诗人看到飘扬的旗帜,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强烈的思乡之情。这种情感既源于对故乡的思念,也源于对国家的忧虑。诗人站在文惠祠前,凝视着南方的方向,泪水不自觉地流淌下来,湿透了衣服。这一联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故乡的眷恋,又有对国家的忧虑。

颔联“勤劳塞外凋双鬓,萧散江头把一麾”,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辛劳与憔悴。诗人在边疆辛勤劳作,头发不知不觉间变白了,而自己却依然保持着一种闲散的姿态。这里的“萧散”一词,既形容了诗人的气质,也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这一联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在国家和私生活之间的矛盾与挣扎,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己命运的无奈与感慨。

颈联“都水酒樽花下倒,青塘钓艇月中归”,则转向了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在都水之畔赏花饮酒,享受着宁静的时光;而在青塘钓鱼,则是一种更为悠闲的生活。这里的“都水”指的是洛阳附近的河流,而“青塘”则是诗人在洛阳郊外的一处住所。诗人通过这两处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他的悠然自得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寂寞。

尾联“荐书继上公怜旧,何力酬恩与意违”则转向了对过去的回忆与未来的担忧。诗人向昔日的恩师刘禹锡推荐自己的书籍,希望能够得到他的赏识与支持。然而,诗人心中明白,这些努力可能无法改变当前的局面,也无法报答恩师对自己的关爱与厚待。这里的“上公”指的是唐文宗李昂,他是刘禹锡曾经的老师,也是诗人的朋友。诗人通过这一联,表达了对恩师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忧虑与迷茫。

这首诗通过对诗人个人情感、历史背景和自然景观的综合描绘,展现了他在国家大事面前所表现出的关注与忧虑,以及对朝廷政治的失望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留恋与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