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幡彤赤抗前旌,捧诏西归觐大庭。
汉署馀香薰锦帐,唐家新政纪云屏。
迎秋画隼开朱旆,别夜哀乌动列星。
从此回翔宸渥厚,冠緌清晓俯阶蓂。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以下是对每一联的分析:
第一联:
- 左幡彤赤抗前旌,捧诏西归觐大庭。
- 左幡彤赤:指古代官员出行时所持的仪仗旗帜,通常颜色鲜艳。这里用“左幡彤赤”形容杨学士出行时仪仗队的壮丽景象。
- 抗前旌:意为高高举着前面的旗帜,表现出一种威武、庄严的态度。
- 捧诏西归:指的是拿着诏书,向西返回朝廷。这里的“诏”是指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 觐大庭:意为拜见朝廷。这里的“大庭”指的是朝廷,即皇帝所在的地方。
第二联:
- 汉署馀香薰锦帐,唐家新政纪云屏。
- 汉署馀香:指的是汉代官员办公的地方,常用“署”来表示。余香则暗示这个环境历史悠久,充满了历史气息,让人感到宁静而庄重。
- 薰锦帐:意为香气弥漫在华丽的床上或帐幔上。这里可能是指杨学士的官邸或者他的住所,给人一种豪华、舒适的感觉。
- 唐家新政:指的是唐朝时期的政治制度或政策。这里可能是指杨学士所参与或见证的唐朝时期的新政策或改革。
- 纪云屏:意指记录历史的重要文献或记载,也可以说是用来记录政治变迁的屏风。这里的“云屏”可能是一个比喻,表示杨学士在这个时代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第三联:
- 迎秋画隼开朱旆,别夜哀乌动列星。
- 迎秋画隼:意为迎接秋天的到来,用“画隼”来形容秋天的景色或气氛。这可能暗示了杨学士在秋天时的心情或境遇。
- 开朱旆:意味着张开红色的旗帜或帷幕。这里的“朱旆”可能是杨学士出行时的仪仗队伍的标志,代表着他的荣耀和尊贵。
- 别夜哀乌:意为离别之夜,乌鸦的叫声显得悲伤。这里可能暗示了杨学士即将离开家乡或告别旧友的情感。
- 动列星:意为让星星都为之动容。这里的“列星”可能指的是天上的星辰,暗示杨学士的名声或成就足以让它们感到自豪和感动。
第四联:
- 从此回翔宸渥厚,冠緌清晓俯阶蓂。
- 回翔宸渥:意为回到皇帝身边,受到皇帝的喜爱和宠爱。这里的“宸”指的是皇帝的居所,“渥”表示深厚、丰富。
- 冠緌清晓:意为戴帽子(冠),系结发带(緌)。这里的“冠緌”可能指的是杨学士的官职或身份,而“清晓”则表示清晨,暗示他开始新的工作或任务的时刻。
- 俯阶蓂:意为低下头看着台阶上的蓂草(一种植物),可能是指杨学士在看到蓂草生长时联想到自己的仕途经历或未来的发展。这里的“俯阶蓂”也可能是一种象征,代表着他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赏析:
这首诗是对杨学士的赞颂之词,表达了对其才华、声望和未来的美好祝愿。诗中通过对杨学士出行仪仗的描绘,展现了他的尊贵和荣耀;通过对汉、唐两代政治制度的对比,揭示了杨学士所处的时代的辉煌和进步;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述,传达了他对离别之夜的感慨之情;通过对星辰的比喻,表达了对杨学士名垂青史的期望。整体而言,这首诗富有诗意,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幅生动的历史长卷,展现了唐代文人的才情与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