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路高高入翠微,人亡宅在有馀悲。
自圆溪月知吟处,不散岩云忆卧时。
素壁尘昏三纪貌,白杨风老几寻枝。
草堂故集篇篇好,要与商翁续紫芝。
注释:
- 题著作魏仲先隐墅:在诗中,作者称魏仲先为“著作”,这是诗人对魏仲先的尊称。魏仲先是作者的友人、知己,也是一位才子,擅长写诗作文,被人们称为“著作”。这首诗就是写给魏仲先的,因此称之为“作”或者“题”。
- 隐路高高入翠微:隐路,指隐居的道路,这里指的是魏仲先隐居的地方。高高入翠微,形容隐路高耸入云,非常隐蔽。翠微,指青山绿水之间,这里用来形容隐路周围美丽的景色。
- 人亡宅在有馀悲:人亡,指魏仲先离开人世。宅在,指魏仲先隐居的地方。有馀悲,意思是魏仲先虽然去世了,但他的居所仍然保留着,这让人感到悲伤。
- 自圆溪月知吟处:自圆溪,指隐路旁边的一条小溪。吟处,指魏仲先曾经吟咏的地方。这里的“吟处”是指魏仲先曾经在这个地方吟咏诗词的地方。
- 不散岩云忆卧时:不散,指山间的云雾。岩云,指岩石上的云雾。忆卧时,意思是怀念以前在这个地方睡觉的情景。
- 素壁尘昏三纪貌,白杨风老几寻枝:素壁,指墙壁。尘昏,指墙壁上积满了灰尘。三纪,指三十年。白杨风老,意思是白杨树已经生长了很多年,经历了很多风雨。几寻枝,意思是白杨树枝条已经很稀疏了。
- 草堂故集篇篇好,要与商翁续紫芝:草堂,指魏仲先曾经居住的草堂。故集,指以前的诗歌集。篇篇好,意思是每一首都非常好。要与商翁续紫芝,意思是要和商翁一起继续写诗,就像传说中的紫灵芝一样。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朋友离别后隐居生活的诗。首句“题著作魏仲先隐墅”点明了这首诗的主题。接着,诗人详细描述了魏仲先隐居的地方以及周围的景色。这些描述既展现了魏仲先的生活状态,也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第二联“人亡宅在有馀悲”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世的悲伤。这里的“人亡”指的是魏仲先去世,而“宅在”则表明他留下的只有他的住所。这种对比使得诗人更加感慨,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深怀念。
第三联“自圆溪月知吟处”和第四联“不散岩云忆卧时”进一步描绘了魏仲先生活的场景。这两联分别描述了魏仲先经常在溪边吟诗和在岩石上思考的情景。这种生活状态不仅体现了魏仲先的性格特点,也反映了诗人对其的敬仰之情。
最后两联“素壁尘昏三纪貌,白杨风老几寻枝”和“草堂故集篇篇好,要与商翁续紫芝”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这里的“三纪”指的是三十年,而“几寻枝”则表示白杨树枝条已经很稀疏了。这种对比既展示了时间的流逝,也体现了诗人对过去的美好回忆。
这首诗通过对魏仲先生活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他对朋友的深厚感情和对他的敬仰之情。同时,这首诗也通过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