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谯城一凭栏,提封占尽古常山。
公私雨足耕畴遍,赤白囊空寒候闲。
拨剌河鲂供大嚼,含糊赵瑟劝酡颜。
正应此地从军乐,先播辞人丽藻间。

【译文】

百尺的城头凭栏远望,占尽了常山的古意;官府和私人的田地都得到雨露滋润,庄稼长得很好,而农民们却因寒冷的天气而无所收获。在河里捞起拨剌鱼可以大吃一顿,赵瑟的声音使人陶醉而忘记了酒醉的感觉。正应是这个地方有从军乐,诗人首先播下辞人的华丽词藻。

【注释】
(1) 按行:按次序。府城通判:府城即府州,位于今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按行张太博:按次序写诗赞美张太博。
(2) 提封:指国土面积。占尽:形容占有。古常山:指恒山,为五岳之一。
(3) 公私:官民。雨足:指春雨充分。耕畴:耕种农田。
(4) 拔剌河鲂:用拔剌鱼作菜。拔剌鱼,又称“拔剌鳊”,生活在黄河中游,体形扁平,肉质鲜美。
(5) 含糊赵瑟:模糊地弹奏起赵瑟的音乐。赵瑟,即赵调,古代一种琴瑟。
(6) 正应:正好应当。从军乐:参军时的欢快音乐。
(7) 先播:首先发表。丽藻:华丽的文采。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和歌颂地方长官的诗。诗人登上城楼,凭栏远眺,看到一片丰收的景象,心中不禁喜悦万分,于是挥笔写下这首诗来赞美这片美丽的土地,并借以表达对当权者的颂扬之情。
首句“百尺谯城一凭栏”,写诗人登上城楼,凭栏远眺的所见所感。诗人通过这一细节描绘出一幅宁静优美的画面,让人仿佛看到了一位诗人独自站在城墙上,眺望着远方的美景。
颔联“公私雨足耕畴遍,赤白囊空寒候闲”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看到的田园风光。这里的“公私雨足”指的是官民都得到了充足的雨水,使得田野里的庄稼生长得旺盛;而“赤白囊空”则是指农民们的口袋空空,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粮食来充饥。这两个方面相互映衬,展现了一个丰收的季节。
颈联“拨剌河鲂供大嚼,含糊赵瑟劝酡颜”则进一步描述了诗人所感受到的愉悦之情。诗人品尝到美味的食物,听着悦耳的音乐,内心充满了满足与喜悦。这里的“拨剌河鲂”指的是新鲜的鱼类,而“赵瑟”则是古代的一种乐器,这里用来比喻音乐的美妙动听。
尾联“正应此地从军乐,先播辞人丽藻间”则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这片美丽土地的喜爱之情。这里的“正应”指的是正好适合,“从军乐”则是指参军时的欢快音乐。诗人认为这片土地正是最适合参军的地方,因此他愿意在这里度过愉快的时光。同时,他还希望这些美好的情感能够在辞人之间传播开来,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这份美丽。
这首诗通过对田园风光的描绘和对当地长官的赞颂,展现了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乡村景象。同时,诗人也通过自己的感受与思考,表达了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