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江南紫蟹生,寄来千里佐吴羹。
楚人欲使衷留甲,齐客何妨死愿烹。
下箸未休资快嚼,持螯有味散朝酲。
定知不作蟛蜞误,曾厕西都博士名。

【诗句释义】

秋水江南紫蟹生,寄来千里佐吴羹。楚人欲使衷留甲,齐客何妨死愿烹。 注释:紫蟹在秋天的江南水域生长,我收到朋友送来的一包螃蟹。楚国的人想将螃蟹的壳留着,而齐国的朋友则希望烹煮成佳肴。

下箸未休资快嚼,持螯有味散朝酲。定知不作蟛蜞误,曾厕西都博士名。 注释:拿起筷子还没来得及咀嚼,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品尝美味;手持螃蟹,感觉它的味道既清新又可口。我知道这些螃蟹不是用来冒充蟛蜞的假货,而是曾经担任过西都博士的名品。

【译文】

秋日的水乡江南出现了紫色的螃蟹,我收到了来自远方的螃蟹,它们千里迢迢来到我的身边为我做一道美味的吴地菜肴。楚国的人想要保留螃蟹的外壳,而齐国的朋友却愿意烹饪成美味的食物。吃着这道美食,让人心情愉悦,仿佛从早晨的困顿中醒来。我确信这些螃蟹不是假冒的蟛蜞,而是曾经作为西都博士名菜的珍贵品种。

【赏析】

本诗是一首记事诗,写诗人收到朋友从江南寄来的螃蟹,并写了对这种螃蟹的喜爱之情。

首联两句写螃蟹的产地和特征。“秋水”句,交代了螃蟹产自江南水乡。“紫蟹”句,写出了螃蟹的特征。“寄来”句,说明螃蟹是从远方送到的。“千里”句,写螃蟹远涉千山万水而来。“佐吴羹”句,写出了诗人收到螃蟹后的喜悦之情。“楚”字用得巧妙,既写出了螃蟹的产地,又写出了作者对螃蟹的喜爱之情。“齐客”句,写出了作者对齐地友人的赞赏之意。齐客何妨死愿烹,表现出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死愿”,写出了友人的真诚。“快嚼”“散朝酲”写出了诗人对食物的渴望和享受。

颔联两句写螃蟹的口感。“下箸”句,写出了诗人对美味佳肴的期待。“持螯”句,写出了诗人对螃蟹肉质的赞美。“散朝酲”句,写出了螃蟹带来的愉快心情。“定知”句,表达了诗人对螃蟹品质的认可。

颈联两联,写诗人对螃蟹的喜爱。“紫蟹”句,写出了螃蟹的颜色。“曾厕西都”句,写出了螃蟹的名气。西都博士是古代官名,此处指代螃蟹名贵的身份。“名”字用得很妙。“定知”句,写出了诗人对螃蟹的喜爱。“曾厕”句,写出了螃蟹的名声。“曾厕”二字,不仅点出了螃蟹的高贵身份,而且写出了诗人对螃蟹的喜爱之情。

尾联两句写诗人对螃蟹的赞赏。“作蟛蜞误”句,写出了螃蟹的品质之高。“西都博士名”句,写出了螃蟹的名声之大。“曾”,表示曾经的意思。“西都博士”,出自《汉书·东方朔传》中的典故。此典意指螃蟹曾经被当作一种珍贵的贡品献给皇帝,因此也被称为西都博士。“名”字在这里指代螃蟹的名声。“定知”句,写出了诗人对螃蟹的赞赏。“尝”字用得很妙,写出了诗人曾经品尝过螃蟹的美味。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悠长,情感真挚热烈。全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充满了真情实感,令人回味无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