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旆前驱拂晋云,寒天迎望静无氛。
幄中旧借留侯箸,麾下今分邓禹军。
驰属櫜鞬随指顾,卖残刀剑事耕耘。
据鞍抒思真馀力,又占风骚第一勋。
【注释】
祗答:应答。相国庞公:指汉光武帝刘秀的丞相、司空庞参。《后汉书》中记载:“庞参字孟侯,沛郡人,少与刘秀为友。”将至并部:将到并州地区。马上垂寄:马上写封信寄去。垂寄,悬而未决。大旆:指高耸的车旗。前驱:前面开路的人。拂晋云:掠过晋地的天空。晋,山名,今山西境内。迎望:迎接眺望。静:平静。氛:云雾。幄中旧借留侯箸:帐中曾借用过张良所持的“留侯箸”。留侯,即张良,曾辅助汉高祖刘邦夺取天下;箸,古代的一种餐具。麾下:部下。邓禹军:指东汉初年的将领邓禹的军队,邓禹是东汉初期的著名将领,曾任征西大将军、大司马等职。驰属:奔驰追随。指顾:指手指挥方向。鬻(yù):卖。残刀剑:剩下的刀剑。事耕耘:从事农业生产。据鞍抒思:骑马时抒发自己的思绪。余力:多余的力量。据鞍,马鞍上。又占风骚:又成为文学上的典范。风骚,指《诗经·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都是战国时期屈原的作品。第一勋:最高的荣誉。
【赏析】
这首诗写于建武八年(42年)。当时汉光武帝刘秀在河北一带,正积极准备平定赤眉起义军。此诗作于平定赤眉之前,诗人对平定赤眉表示了由衷的高兴。全诗一气直下,笔酣墨饱,表现出诗人豪放不羁的风格。
首联写刘秀大军到来之前的情形。首句“大旆”,指高耸的车旗;次句“前驱”,指前面开路的人。两句写大军到来之前,刘秀已率兵来到,车旗高举,将士们正在迎头疾驰,准备迎接刘秀的到来。“拂”字写出了车旗的气势,“迎”字写出了将士们的神采,使整个场面充满勃勃生机。
颔联写将士们驰骋追随刘秀的情景,同时暗含刘秀即将建立新功之意。“幄中旧借留侯箸”一句,典出《史记·留侯世家》。当年张良以智计助刘邦夺得天下,其用兵如神,刘邦曾把箸赐给张良,让他参谋军事大事。如今刘秀手下的将士都像张良一样,能为刘秀出谋划策。“麾下今分邓禹军”一句,则表明刘秀已经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可以和邓禹的部队抗衡了。
颈联写刘秀的将士们跟随他奔驰征战的情景,同时也表明他们随时准备为国家献出一切。“驰属”,意谓奔驰追随;“随指顾”,是说听命指挥。两句写将士们听从刘秀的指挥,奋勇杀敌,表现了他们忠诚勇敢的性格。“驰属”“随指顾”四字极富动感,把将士们那种随时听候命令、随时战斗的气概生动地刻画出来。“鬻残刀剑”,既说明将士们已经把刀剑卖了,也暗示了他们为了国家已经不惜牺牲自己。
尾联写刘秀的将士们骑马时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据鞍抒思”,意思是将士们在马上挥动马鞭,抒发自己的英雄豪情;“真馀力”,意谓还有剩余的力量。“又占风骚第一勋”五字,既点出了将士们胸怀大志,又表明他们将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文坛的典范。
全诗语言简练,意境开阔,格调雄壮,充分体现了建武年间的英雄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