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灵旗画尾斜,汉官青帻待晨霞。
宫中彩树纷无算,不待东风已作花。
【注释】
1。立春:《岁时百问》卷五:“立春,斗指东北,维为立春,此时还黑,是谓‘立春’。”(唐·赵彦昭注)“春之始也,候之于迎气,而斗建于东南,故以东方为岁首。”(宋·朱熹注)“立春者,自秦、汉以降,有迎春之仪,故谓之‘立春’。”(明·方以智注)《岁时广记·立春》:“立春,正月节,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岁于东郊,行青帝礼;庆贺合班,赐群臣君长帛”。(明·李时勉注)“此皆迎春之礼也。今人但知二月二日为龙抬头,不知此亦迎春之一事也。”(清·王应奎注)“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万物回春,乃春之始也。”(清·顾炎武注)。
灵旗:古代用旗子指挥军队的旗帜。(汉)青帻:汉朝时戴青色头巾。
2。画尾:画在旗杆上的尾巴,即旗尾。(唐)张祜《和张舍人早朝》诗:“天街晓色满皇州,灵旗影里见春油。”(明·陆时雍注)
3。灵旗画尾斜:意思是说春天来了,旗子上的旗尾斜了。
4。汉官:指汉朝的官员。(唐)杜甫《曲江二首》:“汉宫秦地尽成秋,万里山川似旧游。”
5。青帻:古代官吏戴的一种黑色头巾。(唐)杜甫《曲江两首》:“紫极星中帝子来,清笳嘹亮引楼台。寒云十二幕遮月,细雨千丝湿绛纱。”
6。彩树:五彩缤纷的花朵。(唐)杜甫《曲江两首》:“紫极星中帝子来,清笳嘹亮引楼台。寒云十二幕遮月,细雨千丝湿绛纱。”
7。争春:争着开花。(唐)杜甫《曲江两首》:“紫极星中帝子来,清笳嘹亮引楼台。寒云十二幕遮月,细雨千丝湿绛纱。”
译文:
春晓时灵旗画尾斜,汉宫的官员们戴着青色的头巾等待着早晨的霞光。
宫中有无数五彩缤纷的花朵盛开,不用等到东风就已经开始开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