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竹连云阿阁西,修茎浓叶蔽璇题。
本来鸾鸑排翔地,正恐羁禽不借栖。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对舍人唐求桐竹诗的答复。诗人以凤鸾为喻,表明自己不羁的性格,不愿受世俗之拘束,要像鸾鸑一样自由翱翔于天空。
诗中“答道卿舍人桐竹之嘲”点出题目,交代了创作此诗的背景。
首句“连云阿阁西”,是说梧桐树连成一片,遮蔽了西边的高楼。这一句写桐树的高大和茂盛。
第二句“修茎浓叶蔽璇题”,是说梧桐的枝干高耸而粗壮、枝叶浓密而茂密遮住了皇宫的楼台。这一句写梧桐的高大挺拔。
第三四句是诗人自作的回答。他首先用“本来”一词,把凤凰鸾鸟与桐竹联系起来。凤凰鸾鸟,是天上的高贵之物,它们的鸣声美妙悦耳,在地面上飞翔时也显得威风凛凛,不可一世。它们在天宫自由自在地翱翔,不受任何拘束。诗人把自己比作鸾鸑,说自己有朝一日也要飞上九重天,凌驾于众物之上。接着,他又用“正恐羁禽不借栖”来表明自己的志向:“我就像那受到束缚的鸟儿一样,担心不能得到一个安身之所。”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不愿受约束,要像鸾鸑一样飞升九天的豪迈情怀。
此诗前两句写梧桐树之高大茂盛,后二句写诗人自比鸾鸑,表示自己不受俗世拘束,要飞向高空的愿望。全诗气势恢宏,语言雄浑,体现了诗人傲岸不羁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