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螺双髻矗层岚,云穴呀空藓晕衔。
异日主公求肖像,居然认得傅溪岩。

【注释】

赋成——指《咏双假山赋》。中丞——官名。唐代称御史中丞为中丞,后亦用以称监察御史。西园——指唐中书门下省西廊内园林。杂题——泛指各种题目。十首——指《咏双假山赋》中的前十首诗。《双假山》是其中的第四首。双假山:即“二石假山”(见宋王十朋《双石假山铭序》)。佛螺——即“佛螺髻”。髻,古代妇女的发型。层岚——层层山雾。云穴——指山间洞穴。呀空——指洞外有山峦环抱,仿佛山洞敞开。藓晕衔——形容石上苔痕如带。异日主公求肖像——指后来主人要求作者画其像。主公,这里指唐宪宗(李)元稹。居然认得傅溪岩——指后来竟能认出作者自己,因为作者是当时著名的诗人。傅溪岩,即白居易,时为中书舍人(中书侍郎)。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在《咏双假山赋序》中说:“予尝于西园作双假山,以大圆石磊为峰峦之势,以小者迭为之石壁、石笋、石花、石牙、石磴、石栈、石室,皆以大者当之。”可见这首《咏双假山赋》是以描写“双假山”为主。

前两句写“双假山”的外形。佛螺双髻矗层岚,佛螺髻,佛头高耸,髻形似螺,所以叫佛螺髻。双髻,就是两个髻。“矗”,直立。“层岚”,层层飘渺的山岚。“佛螺”和“层岚”相对比,突出了“双髻”的高大。“云穴”“呀空”,都是用拟人的手法来写“双髻”。云穴,指石缝间云雾缭绕;“呀空”,指洞外有山峦环抱。“云穴”和“呀空”相对比,更显得“双髻”之高远。“云穴”“呀空”,都暗含着一种神秘的气氛,使人联想到双髻下面可能隐藏着什么奥秘。

后两句写双髻的形象。异日主公求肖像,指日后主人要求作者画其像。“居然认得傅溪岩”,说明作者不仅画得像而且记得住,连自己的形象都记得住。“居然”,竟然,居然能够如此,表明作者对双髻的逼真描绘。“傅溪岩”,即白居易,时为中书舍人(中书侍郎)。

全诗从“双假山”写起,而最后又回到“双假山”,结构严谨。前两句写其外形,后两句写其神态,中间插叙主人求肖像的事,使整首诗既具有画面感又富于诗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