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继沦阏,惜哉难具论。
麈毛如昨语,墨稿未干痕。
翣雾迷归柩,㤝风惨葬原。
风流尽逝水,日月促陈根。
从古死皆有,由来命罕言。
病夫长恸罢,翻幸岿然存。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作答时,注意结合全诗内容理解作者情感,然后分析诗句中运用的写作手法,最后点明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即可。

“二子继沦阏”,二子指苏轼的两个儿子苏迈和苏迨。苏轼去世后,两个儿子相继病故,苏轼对此深感痛心。

“惜哉难具论”,可惜啊,我难以将他们一一叙说。

“麈毛如昨语”,尘世的纷扰就像往日的谈话,一去不复返。

“墨稿未干痕”,“墨稿”指书信。苏轼生前曾写有遗书,但尚未写完就病逝了,因此留下了未干的墨迹。

“翣雾迷归柩”,苏轼的灵柩在途中被雾气笼罩,无法辨认方向。

“㤝风惨葬原”,苏轼的灵柩在山陵上被风吹得尘土飞扬,十分凄惨。

“风流尽逝水,日月促陈根”,苏轼一生追求的是高尚的人格,追求的是真理和进步的力量,而他的死亡则像流水一样消逝,像陈根一样腐朽。

“从古死皆有,由来命罕言”,自古以来死去的人都是有的,然而命运却常常让人感到无奈,很少有人谈论。

“病夫长恸罢,翻幸岿然存”,我虽已长年患病,但还能勉强支撑着身体继续前行,实在是幸运。

【答案】

示例:

书局梅圣俞刘仲更二学士讣问继至潸然有感

二子继沦阏,惜哉难具论。

麈毛如昨语,墨稿未干痕。

翣雾迷归柩,㤝风惨葬原。

风流尽逝水,日月促陈根。

从古死皆有,由来命罕言。

病夫长恸罢,翻幸岿然存。(译文见注释)

赏析:“二子继沦阏”“惜哉难具论”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两位贤士相继离世的痛惜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自己内心的无奈。“麈”字写出了苏轼生前喜欢读书、好谈佛理的特点,也反映出他晚年的生活状态。“墨稿未干痕”一句,既表现出苏轼对亡儿的思念之情,又暗示了他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翣雾迷归柩,㤝风惨葬原”两句,描绘了苏轼灵柩在途中遭遇迷雾和风沙的凄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怀念。“风流尽逝水,日月促陈根。”两句,用自然界的变迁来比喻人生易老、时光荏苒,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从古死皆有”一句,既表明了生死轮回的自然规律,又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死观念的超脱。“病夫长恸罢,翻幸岿然存”两句,以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为喻,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死观的认识和领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