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驾来墟落,悠然瞩霁氛。
飞花缺林影,惊鹭破洲群。
牧径寻还失,荛歌断更闻。
平芜与天远,孤日带霞曛。
梁雉今谁嗅,城狐古不熏。
楚人矜节物,腰艾斗兰芬。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题目,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进行分析。本首诗是杜甫在夔州时期所作。夔州为今四川奉节县,是唐代著名的边陲城市,杜甫在这里生活过四年。“早夏出城书所见成篇”一句,表明此诗应是诗人出城游览时的观感之作。
第一句“肃驾来墟落”,交代了出行的缘由和时间,“墟落”即荒凉的村舍。第二句“悠然瞩霁氛”,“悠然”指闲适、自在,“瞩”意为注视、凝望,“霁氛”即晴朗的天气。第三句“飞花缺林影”,“飞花”指飘飞的花瓣,“缺”,有缺损之意。第四句“惊鹭破洲群”,鹭鸶因惊起而四处飞散,“破”意为打破、破坏。第五句“牧径寻还失”,“牧径”是放牧时走过的小道。第六句“荛歌断更闻”,“荛歌”指山民的歌声,“断”意为间断、终止。第七句“平芜与天远”,“芜”意为草地,“天远”意指天高云淡。第八句“孤日带霞曛”,“晖”意为日光,“曛”意为黄昏时的天空颜色。第九句“梁雉今谁嗅?”梁雉即屋脊装饰的鸟形瓦当,此处泛指南方地区的建筑。第十句“城狐古不熏”,“城狐”指古代传说中居住在城内的狐狸精,此处比喻城中的狐妖。第十一句“楚人矜节物”,“矜”意为自夸、自豪,“节物”是指具有某种象征意义的物品。第十二句“腰艾斗兰芬”,“斗兰”是一种香草,这里借指兰花,“芬”意为香气。
【答案】
译文:
驾车来到荒废的村庄,我闲适自在地凝望着晴朗的天气。飞花落在林子上留下残缺的影像,惊得一群惊飞的鹭鸶。放牧小道上寻觅却迷失了方向,山里百姓的歌谣也断了续响。平旷的草地上与天空相连,孤独的太阳带着晚霞映红了天。梁雉现在是谁在欣赏,古城中的狐妖也不再猖獗。楚人的自赏之心,腰佩艾草斗兰散发芬芳。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外出游历时所见到的景色及感受的作品。诗的前四句描绘了诗人出游途中的景色。诗人从繁华热闹的城市来到偏僻的乡村,一路上看到的都是一片宁静祥和的田园风光,令人感到心旷神怡。
前四句写景,语言简洁明快,清新自然。“肃驾”“墟落”“霁氛”“飞花”“惊鹭”等词语,不仅使读者领略到诗人的游兴,也使人感到一种悠闲自在的心境。
后四句写景,语言生动细腻。如“牧径”“荛歌”“平芜与天远”等词语,不仅写出了景物的特点,而且也渲染出了气氛,让人感觉到一种宁静安详的气氛。特别是“孤日带霞曛”,既写出日暮时分的景象,又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感慨之情。
全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