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夏清和在,晴江沿溯时。
岸风摇鼓吹,波日乱旌旗。
醉帟牵缃蔓,游鬟扑绛蕤。
树来惊浦近,山失悟舟移。
雅俗西南盛,归轺东北驰。
此欢那复得,抛恨寄天涯。

【注释】

忆浣花泛舟:回忆年轻时在浣花溪边泛舟游玩的情景。浣花溪,即杜甫《绝句漫兴》“浣花溪水满城流”之浣花溪。

早夏清和在,晴江沿溯时。

译文:夏天的清晨,天气晴朗,江水清澈,沿溪而上。

岸风摇鼓吹,波日乱旌旗。

译文:岸边的风声如同鼓乐之声,阳光照耀下的江面,旌旗在波浪中翻飞。

醉帟牵缃蔓,游鬟扑绛蕤。

译文:醉了的人把帐篷系在船边,美丽的女子挥动着红色的头饰。

树来惊浦近,山失悟舟移。

译文:树林突然靠近了小溪,而山峰似乎在不知不觉中被小船移动了位置。

雅俗西南盛,归轺东北驰。

译文:高雅之士和世俗之人都聚集在这里,官员们乘着马车向北行驶。

此欢那复得,抛恨寄天涯。

译文:这种欢乐再也不会有机会实现了,只能将遗憾寄托于遥远的天涯。

【赏析】

这是一首写诗人早年与友人在浣花溪上泛舟的诗。诗人追忆当年与友人同船共度的美好时光,抒发对往日欢乐时光的怀念之情。全诗以“忆”字为线索,描绘出一幅宁静而优美的画面。

首联“早夏清和在,晴江沿溯时”,写诗人在早夏的清晨,乘坐着一条小船沿着江边前行。这里的“清和”是指天气的清新、和平,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而“晴江”则描绘出一条晴朗明亮的江面,让人感到心旷神怡。同时,诗人还注意到了自然的变化,从早夏到晴江,都是自然之美的体现。

颔联“岸风摇鼓吹,波日乱旌旗”,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船上所见的景象。这里的“岸风”指的是岸边吹来的微风,它随风摇曳,发出悦耳的声音;而“鼓”则是船上的乐器,随着鼓声的节奏而舞动。同时,阳光照耀下的江面上,旌旗在波浪中翻飞,仿佛在为船只加油助威。这些细节描写生动地再现了诗人当年在船上的生活场景。

颈联“醉帟牵缃蔓,游鬟扑绛蕤”,进一步描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欢乐场面。这里的“醉帟”指的是酒席上的帐篷,诗人醉酒后把它系在船边;而“缃蔓”是指鲜艳的红色藤蔓,用来装饰帐篷;“游鬟”则指的是美丽的女子,她挥动着红色的头饰。这些细节描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性,还展现了诗人当年的风采与豪情。

尾联“树来惊浦近,山失悟舟移”,诗人通过想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慨。他发现树木逐渐靠近小溪,而山峰似乎也在不知不觉中被小船移动了位置。这种变化虽然微小,但却让人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种变化的无奈和惋惜之情。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年轻时与友人在浣花溪上泛舟的快乐时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担忧。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成就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