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童挺十寻,一盖摩空绿。
斜月碍枝回,凉烟附叶宿。
拙斧无妄加,要经匠者目。
这首诗是五言律诗的形式,每句五个字,共四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第一句:“草木杂咏五首楠”,这里的“杂咏”指的是对多种植物的赞美和描述。”五首”可能是指五首不同的植物或五种不同的状态。”楠”是一种树木的名称,通常用来指代楠木,这是一种坚硬的木材。所以这句话可能是在描绘各种植物的状态或者生长环境,以及它们的美态。
第二句:“童童挺十寻”,这里用”童童”形容树木挺拔、茂盛的样子,”十寻”是一个古代的长度单位,一寻大约等于3.33米,所以这句话可能在说树木的高度达到了十寻。
第三句:“一盖摩空绿”,这里的”一盖”可能是指树木的顶部,”摩空绿”则形容树顶的叶子茂密,颜色鲜绿,好像要遮住天空一样。
第四句:“斜月碍枝回”,这句描述了月光照射在树叶上的情景,”斜月”可能是指月亮倾斜的角度,因为光线从月亮投射下来,形成了影子,所以被形容为”碍枝回”,意思是月亮的影子斜斜地映在树枝上,形成美丽的画面。
第五句:“凉烟附叶宿”,这句话中的”凉烟”可能是指风吹动树叶产生的轻烟,”附叶宿”则是说这些轻烟附着在树叶上,好像是夜晚的灯火在树叶间闪烁。
第六句:“拙斧无妄加”,这是一句比喻,意思是说,这棵树的美景就像一把笨拙的斧头无意中砍出来的一样,没有刻意雕琢,而是自然生长的结果。
最后一句:“要经匠者目”,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这样的美景只有经过工匠的精心打磨,才能显现出来。这里可能暗含有对自然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珍视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