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云准周易,忘健意不长。
河图历九圣,万化始有纲。
尼父头雪白,秉笔叩混茫。
发掘天地奥,磨拭日月光。
成书止十篇,九擿折在旁。
玄虽巧侔写,宛如榻上床。
良史不深贬,乃譬吴楚王。
汉历久差驳,安用空言扬。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一首咏史抒怀诗。前八句写《太玄经》的作者扬雄(字子云),他深通《周易》,却因反对王莽新朝,而遭到贬官,后隐居在成都,闭门不出,潜心著述。这里说他“忘健意不长”,即忘掉了功名利禄,专心于著书立说。接着四句赞颂了《太玄经》的巨大作用和意义。最后八句写《太玄经》虽然写得巧似鬼神莫测,但它所阐述的道理,仍然有其现实意义,它对后来历史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指导作用。这八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扬雄的崇敬和对他的著作的赞扬。
下面分别逐句加以赏析:
首句“子云准周易”,指出《太玄经》是模仿《易经》写成的。扬雄曾作过《太玄赋》和《太玄图》。
次句“忘健意不长”,指扬雄在政治上失意,但思想上仍保持高傲独立的态度。“健”字是扬雄自谦之词。
三、四两句“河图历九圣,万化始有纲”,是赞颂《太玄经》的作用。《河图》、《洛书》是中国古代传说中讲天地生成的书,扬雄根据这些传说写成《太玄经》。“九圣”指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汤、文、武等九代圣王。《万化始有纲》即万事万物都从这个纲纪中产生。这两句是说:《太玄经》为历代圣王制定了治国大纲,使天下万事万物都有了纲纪。
五、六两句“尼父头雪白,秉笔叩混茫”,是说孔子年老发白,手持笔端,面对混沌未开的宇宙发问道号。“尼父”即孔子,“头雪白”指他的白发已多,“叩混茫”即叩问宇宙的本源。
七、八两句“发掘天地奥,磨拭日月光”,是说《太玄经》作者把天地间的奥秘都发掘出来了,又磨砺自己,使自己的智慧像日月一样光辉灿烂。“磨拭”指磨砺自己的学问和才识。
九、十、十一三句,是赞扬《太玄经》的功绩。“成书止十篇,九擿折在旁”,说《太玄经》全书只写了十篇,而其中还有九十处地方需要改动,可见《太玄经》的价值很高,内容非常丰富。“玄虽巧侔写,宛如榻上床”,说《太玄经》虽然写得巧妙如鬼,但仍然是躺在床上睡觉的床铺罢了,比喻其浅薄。
“良史不深贬,乃譬吴楚王”,“安用空言扬”,是说扬雄虽然遭到贬谪,但他的史学价值是不可忽视的,他的著作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不应被弃置不用。这是全诗的最后一层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