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安胥饮贵仍骄,父子同诛韪孝昭。
博陆时方专国柄,济阴早已被弓弨。
老妻安得谋灵妪,劣女刚将冠内貂。
白去副封奇祸作,后车倾覆更萧条。

注释:

  1. 官安胥饮贵仍骄:在官安时饮酒享乐仍骄傲自大。
  2. 父子同诛韪孝昭:霍光的儿子霍禹和孙子霍云都被处死,这符合孝昭帝的意旨。
  3. 博陆时方专国柄:在霍光任用的时候,他把持着国家的大权。
  4. 济阴早已被弓弨:济阴侯刘屈牦早就因为谋反而被处以腰斩的刑罚。
  5. 老妻安得谋灵妪:年迈的妻子哪里能够谋划出这种计谋呢?
  6. 劣女刚将冠内貂:女儿刚刚长到成人,就已经被戴上了帽子,戴着貂皮。
  7. 白去副封奇祸作:自从我离开朝廷以后,奇怪的祸事就发生了。
  8. 后车倾覆更萧条:后来车子翻倒,更加凄凉萧条。
    赏析:
    这首诗是元稹的《吊霍光》。元稹(公元779-公元831年),字微之,河南河中人。他是唐代中期的著名诗人,与白居易交谊深厚,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为唐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诗的开头两句“官安胥饮贵仍骄,父子同诛韪孝昭”,描绘了一个官员在享受权力的同时仍然骄傲自大的形象。他的家族成员,包括儿子和孙子,都因为谋反而被处死,这与汉文帝的意图相符。这句诗通过对比,突出了霍光家族的罪恶行为。

接下来的两句“博陆时方专国柄,济阴早已被弓弨”,描述了霍光掌权期间,济阴侯刘屈牦因谋反而受到处罚的情景。这句诗进一步强调了霍氏家族的罪行。

然后诗转到自己的角色:“白去副封奇祸作,后车倾覆更萧条。”这里,元稹自称为“白去”,暗示了自己的离去。他提到自从离开朝廷后,国家陷入了混乱和萧条之中,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这首诗通过描写霍光家族的历史,以及作者自己的命运,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