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公词翰妙天下,可见元无一点尘。
为问争珠谁得者,须还趯倒净瓶人。
晦翁的词翰天下无双,可见他心中元无一点尘埃。为问谁能争得珠玉,须还像净瓶人那般趯倒它。
赏析:
晦翁,指的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朱熹。他的词翰(指诗词文章)被认为天下无双,即无人能与之相比。晦公,就是晦翁。这句诗表达了对晦翁词翰艺术的高度赞赏。“可见元无一点尘”中的“元”通“原”,意即原本,指晦翁的本性。这里的“尘”则是指世俗的纷扰和污染,暗指晦翁在追求学问和道德上不受外界影响,保持了内心的纯净。
接下来两句是说:“为问争珠谁得者?须还趯倒净瓶人。”这里的“斗”通“赌”,表示竞赛的意思。“争珠”则是指争夺珍珠或比喻争夺名誉、地位等。这里的“者”代指那些能够获得这些成就的人。而“须还”则是必须如此,强调了这种竞争的必然性。“趯倒”(chì dǎo)则是形容一种动作,即用脚尖将瓶子踢翻。这里的“净瓶人”则是指那些具有高尚品德、不被世俗所染的人,就像一只没有被污染的净瓶。
这首诗赞扬了晦翁的词翰之妙,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能够像晦翁一样保持内心纯净、不被世俗所染的人的赞美。通过对比晦翁与争珠者的行为,诗人表达了对高尚品德的追求和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