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满溪烟枫叶纷,嵚崎苍弁入青云。
卷堂宋室由来事,逐客秦都曾有文。
兔苑圃田间可耨,豹林笔研笑须焚。
莫嘲寂寞秋风士,于越当年君子军。

【注释】

浸满溪烟:指秋日的浓雾弥漫在溪水中,像烟雾一样。枫叶纷:指枫叶在秋风中飘落的样子。嵚崎苍弁(jīn qiá láng biàn):指山石嶙峋,参差不齐的样子,这里形容秋天景色的壮丽。入青云:比喻升迁直上云霄。宋室:指南唐李唐王朝。由来事:历来的事情。逐客秦都:指被贬谪到秦地的事。兔苑圃:指种兔子的园地,即养兔的场所。田:泛指农田。可耨:指可以锄草了。豹林笔研:指用豹皮做笔袋,以豹毛为笔头,用来磨墨写字。笑须焚:指需要烧掉的字纸。

【译文】

深秋时节,浓雾弥漫,溪水被染得一片迷蒙。枫叶在秋风中纷纷飘落,犹如群英荟萃。那峥嵘险峻的山峦,如同一位位将军屹立于青云之上。

宋室历代以来,有许多文人因直言进谏而遭到贬谪,如李白等人。这些文人也曾被贬谪到偏远的秦城,但他们的作品仍流传千古。

那些曾经种过兔子的园地,现在已可以锄草了。那些用豹皮做笔袋,以豹毛为笔头,用以磨墨写字的字纸,也需要烧掉。

不要嘲笑那些寂寞的秋天的士人,当年于越(今浙江省一带)的君子们,也曾有英勇的军队。

【赏析】

这首咏物诗是一首写景之作,借秋日的景物来抒发诗人自己对时局动荡,政治黑暗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被放逐的同情。全诗构思精巧,想象奇妙,语言优美,富有韵味,充分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才能,堪称咏物佳作。

首句“浸满溪烟枫叶纷”,描写了深秋时节,浓雾笼罩着溪水,枫叶在秋风中纷纷飘落的景象,给人以一种凄凉、萧瑟的感觉。这种景象既符合秋天的特点,又为下面的议论和抒情做了很好的铺垫。

第二句“嵚崎苍弁入青云”,则进一步描绘出了山峦的壮丽景色。这里的“嵚崎”指的是山石嶙峋,参差不齐的样子,形象地描绘出了秋天山色的变化;“苍弁”则是指秋天的树木,它们在秋风中摇曳生姿,显得格外美丽。这两句诗通过写景,为下面议论抒情做了很好的铺垫。

诗人转向议论。第三句“卷堂宋室由来事”,指出历史上有不少文人因直言进谏而遭到贬谪,如李白等人。这些文人也曾被贬谪到偏远的秦城,但他们的作品仍流传千古。这一部分主要通过举例说明自己的遭遇,表达了对友人被放逐的同情之情。

第四句“逐客秦都曾有文”,则进一步指出这些文人虽然被贬谪到偏远的地方,但他们的精神并未消沉。他们仍然坚持着自己的信仰和理想,继续创作出优秀的作品。这部分内容与前一部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自己的遭遇。

第五句“兔苑圃田间可耨”,则进一步描绘了农田的景象。这里的“兔苑圃”指的是种兔子的园地,而“田间”则泛指整个农田。这句诗通过对农田的描述,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的赞美之情。

第六句“豹林笔研笑须焚”,则进一步揭示了字纸的价值所在。这里的“豹林笔研”指的是用豹皮做笔袋,以豹毛为笔头,用以磨墨写字的字纸。这种字纸在当时被视为珍贵的物品,需要加以保护。这句诗通过对字纸的描述,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之情。

最后一句“莫嘲寂寞秋风士”,则是全诗的主题所在。这里的“秋风士”指的是那些在政治风波中感到孤独无助的人。诗人在这里呼吁大家不要轻易嘲笑这些寂寞的人,因为这些人曾经也有着崇高的追求和信念。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和担忧,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处境的感慨和无奈。

整首诗构思精巧,想象奇妙,语言优美,富有韵味,充分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才能。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思想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