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兰在深山,无人终自芳。
岂伊桃李颜,取媚少年肠。
高氏有潜德,奕世被辉光。
自其父祖来,低首不肯昂。
夫人生既贤,岂止秀闺房。
出身事夫子,和鸣更锵锵。
笙镛列两序,圭币罗中堂。
云何去日远,遂弃凌风翔。
伋也奉慈训,将见久必昌。
瞻彼汝南路,松柏泣新霜。
凄然马鬣封,千岁终不亡。

这首诗出自《古诗十九首》,是汉代诗人无名氏所作。诗中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和对其美德的赞扬,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象。

让我们来解读一下诗句:

  1. 幽兰在深山,无人终自芳
  • 这句话比喻了贤德之人虽处在僻静之地,但依然可以保持其本色,不受外界影响。
  • “幽兰”指的是隐逸的高洁之花,“在深山”表明其身处偏远之地,而“无人终自芳”意味着这样的贤德者即便在没有外界关注的情况下,依然能保持自己的高洁品质。
  1. 岂伊桃李颜,取媚少年肠
  • 这句话批评了那些为了讨好他人而改变自己的人,如同桃李之花只为了迎合年轻人的心意。
  • “桃李颜”比喻那些外表华美却缺乏真才实学的人,“取媚少年肠”则讽刺这些人只是为了迎合年轻人的心意而失去了自己的本质。
  1. 高氏有潜德,奕世被辉光
  • 这句话赞扬了高氏家族的深厚德行和辉煌成就。
  • “潜德”指的是隐藏起来的美德,“奕世被辉光”则意味着这种美德得以延续并得到了世人的认可。
  1. 自其父祖来,低首不肯昂
  • 这句话描述了高氏家族从父祖开始就保持着谦逊的态度,不愿意骄傲自满。
  • “低首不肯昂”描绘了一个家族成员始终如一、低调行事的形象。
  1. 夫人生既贤,岂止秀闺房
  • 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高氏家族成员的贤德不仅仅局限于个人生活领域,而是体现在他们对社会的贡献上。
  • “秀闺房”指的是女子的私人生活,而“岂止秀闺房”则意味着他们的贤德也体现在为社会做出的积极贡献上。
  1. 出身事夫子,和鸣更锵锵
  • 这句话赞美了高氏家族成员在学术或事业上的卓越成就。
  • “和鸣”在这里比喻和谐合作,“锵锵”则是形容声音洪亮悦耳,用来形容高氏家族成员的成就令人赞叹不已。
  1. 笙镛列两序,圭币罗中堂
  • 这句话描绘了高氏家族成员在社会地位上的地位显赫。
  • “笙镛”和“圭币”都是古代礼仪用具,代表着尊贵和荣耀,“列两序”、“罗中堂”则形象地展现了高氏家族成员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1. 云何去日远,遂弃凌风翔
  • 这句话表达了对高氏家族成员突然离去的惋惜之情。
  • “去日远”表示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到遗憾,“凌风翔”则暗示着高氏家族成员应该继续前行、不断进取。
  1. 伋也奉慈训,将见久必昌
  • 这句话是对高氏家族成员的祝愿。
  • “伋”是古代对贤人的尊称,“奉慈训”表示遵循先人的教诲,“将见久必昌”则是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希望高氏家族成员能够长久繁荣昌盛。
  1. 瞻彼汝南路,松柏泣新霜
  • 这句话表达了对逝去的高氏家族成员的哀思之情。
  • “汝南路”指代通往墓地的道路,“松柏泣新霜”则用自然界的松柏来象征高氏家族成员坚韧不拔的品质,同时表达对他们离世的哀伤。
  1. 凄然马鬣封,千岁终不亡
  • 这句话表达了对高氏家族成员不朽名声的赞美。
  • “马鬣封”是指陵墓的封土,象征着高氏家族成员的永恒存在,“千岁终不亡”则强调了他们名声的长久不衰。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高氏家族成员的描绘,赞美了他们的贤德、成就以及对社会的积极贡献。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象,如某些人为了迎合他人而改变自己,或者有些人为了追求名利而忽视了自身的真实价值。诗中的“幽兰”、“桃李”、“潜德”、“奕世”等词汇都富有深意,通过对这些词汇的运用,诗人表达了对高氏家族成员的敬仰之情,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之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