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然堂中墨如戟,支撑宗门渠有力。
参得诸方一味禅,以此示人人不识。
病夫见之喜折屐,便欲投诗恐无益。
主人不吝是家风,会见琅琅送圭璧。

这首诗出自宋代文学家苏东坡的《和赵表之求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以及赏析: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超然堂中墨如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超然堂中,墨色浓黑如戟,象征着力量和威严。
  2. “支撑宗门渠有力”: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这种墨色能够稳固地支撑着整个宗门的秩序和力量。
  3. “参得诸方一味禅”: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通过学习禅宗的各种流派,领悟到了一种统一的禅学思想。
  4. “以此示人人不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这种禅学思想是如此深奥,以至于即使是禅宗大师也不能轻易理解。
  5. “病夫见之喜折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即使是身体有病的人看到这种禅学思想后也会感到非常高兴,甚至会高兴地把鞋子都踩弯了。
  6. “便欲投诗恐无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虽然想要写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但担心这样做是徒劳的。
  7. “主人不吝是家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主人并不吝啬自己的才华和风格,愿意分享给他人。
  8. “会见琅琅送圭璧”: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最终,这些才华和风格将会以更加辉煌的成就呈现给人们。

注释与赏析

  • 关键词“超然堂”:指的是一个非常宽敞明亮的空间,用来展示各种珍贵的物品,包括墨。这里的墨不仅是指普通的墨水,更是一种象征,代表着力量和威严。
  • 关键词“支撑宗门”:意味着这种墨色能够帮助维持宗门的秩序和稳定。在古代,墨不仅仅是书写工具,还被用于绘画、雕刻等艺术形式中,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 关键词“参得诸方一味禅”:表示通过学习禅宗的各种流派,领悟到了一种统一的禅学思想。禅宗是中国佛教的一个重要流派,强调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解脱。
  • 关键词“病夫见之喜折屐”:形容这种禅学思想的魅力之大,即使是身体有病的人都会因为其吸引力而感到非常兴奋,甚至会高兴到把鞋子都踩弯了。这里的“病夫”和“折屐”都是夸张的描述手法,用以表达禅学思想的强烈吸引力。
  • 关键词“便欲投诗恐无益”:表达了作者对写诗表达内心感受的犹豫和担忧。虽然写诗是一种很好的情感宣泄方式,但在这首诗中,作者认为写诗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因此感到有些无奈和无力。
  • 关键词“主人不吝是家风”:意味着主人并不吝啬自己的才华和风格,愿意分享给他人。这体现了主人慷慨大方、乐于助人的美德。
  • 关键词“会见琅琅送圭璧”:表示这些才华和风格将以更加辉煌的成就呈现给人们。这里的“琅琅”和“送圭璧”都是用来形容才华和成就的词语,表示这些才华和风格将会得到充分的展示和认可。

这首诗通过对超然堂中墨色的描绘,展现了禅宗的思想和文化内涵,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禅宗的热爱和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