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花收絮麦收芒,安石榴开日渐长。
窗下小儒无一事,自携新水活菖阳。
【注释】:
- 安石榴:一种植物名。
- 菖阳:即菖蒲,是一种水生植物。
【赏析】
此诗为作者隐居山窗时所作。
前两句写诗人在安石榴开之时,柳絮已经收完,麦子也收割得差不多了。这里用”日长”来比喻安石榴开得旺盛,与下文的“自携新水活菖阳”相呼应,表现了一种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后两句写诗人在窗下闲坐无事,自己携带新水去活菖阳。这里既表现了一种悠闲的生活态度,又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柳花收絮麦收芒,安石榴开日渐长。
窗下小儒无一事,自携新水活菖阳。
【注释】:
却使后人呼作徐李同舟仙出自《题徐后湖扣舷歌卷末》,却使后人呼作徐李同舟仙的作者是:李叔与。 却使后人呼作徐李同舟仙是宋代诗人李叔与的作品,风格是:诗。 却使后人呼作徐李同舟仙的释义是:这句诗的意思是:使得后人称呼徐李两人如同共乘一舟的仙人。这里赞扬了徐后湖与李两位人物的高洁品德和超凡脱俗,将他们比作仙人,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却使后人呼作徐李同舟仙是宋代诗人李叔与的作品,风格是:诗。
醉歌长篇复短篇出自《题徐后湖扣舷歌卷末》,醉歌长篇复短篇的作者是:李叔与。 醉歌长篇复短篇是宋代诗人李叔与的作品,风格是:诗。 醉歌长篇复短篇的释义是:醉歌长篇复短篇:醉酒之后,唱的长篇歌曲和短篇歌曲交替进行。 醉歌长篇复短篇是宋代诗人李叔与的作品,风格是:诗。 醉歌长篇复短篇的拼音读音是:zuì gē zhǎng piān fù duǎn piān。
君扣舷出自《题徐后湖扣舷歌卷末》,君扣舷的作者是:李叔与。 君扣舷是宋代诗人李叔与的作品,风格是:诗。 君扣舷的释义是:君扣舷:指诗人徐后湖站在船边,用手拍打船舷。 君扣舷是宋代诗人李叔与的作品,风格是:诗。 君扣舷的拼音读音是:jūn kòu xián。 君扣舷是《题徐后湖扣舷歌卷末》的第12句。 君扣舷的上半句是:我鸣榔。 君扣舷的下半句是: 醉歌长篇复短篇。 君扣舷的全句是
我鸣榔出自《题徐后湖扣舷歌卷末》,我鸣榔的作者是:李叔与。 我鸣榔是宋代诗人李叔与的作品,风格是:诗。 我鸣榔的释义是:我鸣榔:指诗人敲击船舷的木槌,发出声音,表现了诗人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我鸣榔是宋代诗人李叔与的作品,风格是:诗。 我鸣榔的拼音读音是:wǒ míng láng。 我鸣榔是《题徐后湖扣舷歌卷末》的第11句。 我鸣榔的上半句是:来并清江后湖曲。 我鸣榔的下半句是:君扣舷。
来并清江后湖曲出自《题徐后湖扣舷歌卷末》,来并清江后湖曲的作者是:李叔与。 来并清江后湖曲是宋代诗人李叔与的作品,风格是:诗。 来并清江后湖曲的释义是:来并清江后湖曲:来到清澈的江水旁边,站在后湖的弯曲处。 来并清江后湖曲是宋代诗人李叔与的作品,风格是:诗。 来并清江后湖曲的拼音读音是:lái bìng qīng jiāng hòu hú qū。 来并清江后湖曲是《题徐后湖扣舷歌卷末》的第10句
安能移我龙湖白竺之茅屋出自《题徐后湖扣舷歌卷末》,安能移我龙湖白竺之茅屋的作者是:李叔与。 安能移我龙湖白竺之茅屋是宋代诗人李叔与的作品,风格是:诗。 安能移我龙湖白竺之茅屋的释义是:此句表达了诗人对龙湖白竺之茅屋的喜爱和留恋之情,意味着诗人不愿意离开这个地方,希望永远居住在这里。 安能移我龙湖白竺之茅屋是宋代诗人李叔与的作品,风格是:诗。 安能移我龙湖白竺之茅屋的拼音读音是:ān néng
玉笥陵云无此清出自《题徐后湖扣舷歌卷末》,玉笥陵云无此清的作者是:李叔与。 玉笥陵云无此清是宋代诗人李叔与的作品,风格是:诗。 玉笥陵云无此清的释义是:玉笥陵云无此清:这里的“玉笥”指代美丽的山川,“陵云”指山峰之云,整体意为山陵上升腾的云彩。“无此清”则表示这种景色非常清新。释义为:这里的水清澈无比,比不上山陵上升腾的云彩那么清秀。 玉笥陵云无此清是宋代诗人李叔与的作品,风格是:诗。
得君此编拱璧加明冰出自《题徐后湖扣舷歌卷末》,得君此编拱璧加明冰的作者是:李叔与。 得君此编拱璧加明冰是宋代诗人李叔与的作品,风格是:诗。 得君此编拱璧加明冰的释义是:得到您这部如同拱壁般珍贵、冰明透亮的歌卷。 得君此编拱璧加明冰是宋代诗人李叔与的作品,风格是:诗。 得君此编拱璧加明冰的拼音读音是:dé jūn cǐ biān gǒng bì jiā míng bīng。
君歌一阕游鱼亦倾耳出自《题徐后湖扣舷歌卷末》,君歌一阕游鱼亦倾耳的作者是:李叔与。 君歌一阕游鱼亦倾耳是宋代诗人李叔与的作品,风格是:诗。 君歌一阕游鱼亦倾耳的释义是:您这首诗中的“君歌一阕游鱼亦倾耳”意思是:你高歌一曲,连游鱼也都停止游动,把耳朵贴近水边倾听。这里的“倾耳”指的是全神贯注地倾听。 君歌一阕游鱼亦倾耳是宋代诗人李叔与的作品,风格是:诗。 君歌一阕游鱼亦倾耳的拼音读音是:jūn
吾诗百篇不直一杯水出自《题徐后湖扣舷歌卷末》,吾诗百篇不直一杯水的作者是:李叔与。 吾诗百篇不直一杯水是宋代诗人李叔与的作品,风格是:诗。 吾诗百篇不直一杯水的释义是:吾诗百篇不直一杯水:我的诗歌即使有百篇,也不及一杯水的价值。意指自己的诗歌虽然数量众多,但价值并不高。 吾诗百篇不直一杯水是宋代诗人李叔与的作品,风格是:诗。 吾诗百篇不直一杯水的拼音读音是:wú shī bǎi piān bù
【诗词原文】 层楼台城胜概得同游,烂醉西风药玉舟。 目送归云天一角,教人生怕上层楼。 【诗词注释】 台城:南朝时建康(今南京市)皇宫和官署所在地。 胜概:美好的景色。 同游:一起游览。 烂醉西风:形容沉醉如酒。 药玉舟:即玉壶春酒,指美酒。 目送归云天一角:指看着西边的归云在天际消失,只剩下一片天。 【诗词译文】 登上高高的台城,欣赏着美景,与友人一同游览。我沉醉在这美好的景色中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句内容、掌握诗歌的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先读懂原诗,理解诗意,在此基础上结合注解进行赏析。 “层楼”是第一句,写诗人在高楼上倚楼而望,看那一轮秋月挂在半空,十二阑干曲曲愁。这两句是描写,但描写中也含着诗人的情感,表现了诗人登高望远时的感慨。 “我亦天涯零落者”是第二句,诗人感叹自己也是天涯漂泊的人,与前句“层楼”遥相呼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孤独寂寞的感慨。
【注释】 乌衣:指唐代南京的乌衣巷。 三径:这里泛指园林小路。 庭树:院中树木。 幽阴:幽暗之处。 绿作堆:形容树丛繁密,像堆成堆的绿色物体。 胡蝶:蝴蝶。 是客:指自己不是主人。 双双:成双成对的样子。 矮墙:低矮的围墙。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游览南京乌衣园时写下的,表达了他对美景的喜爱和赞美。 诗的第一句“乌衣三径去年开”,描写了园中的景色,乌衣巷的三道小路上,春天已经过去,但仍然开放着
【注释】 山窗杂诗:即山窗杂咏,诗人在山窗边随意写下的诗歌。 月照西窗夜未阑:月亮照着西山上的窗户,深夜还没过去。 起来和墨研池乾:从床上起来,用砚台研磨墨水。 急忙欲写梅花赋:想要立刻写一篇关于梅花的文章。 敲碎溪冰一片寒:想用冰块来敲打梅花,以表达自己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作者在深夜写作时的情景的诗歌。诗中的“山窗杂诗”指的是诗人在山窗边随手写下的诗歌。
注释:短篷船停在雪中,映照着窗纱,就像王家的子弟去拜访戴家。然而,王家的子弟终究无法理解戴家子弟的风味,只能看到月光下的梅花。 赏析:这首诗以咏物言志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王家与戴家子弟性格特点的对比与评价。首句“短篷留雪映窗纱”,形象地描绘了李伯章乘坐的小船在雪中留下的痕迹,如同窗纱一般清晰可见。次句“一似王家访戴家”,则巧妙地将李伯章比作王家的子弟,而把戴家子弟比作自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注释: 君家在渝水,我的故乡是螺川,我们都是江南人。 虽然同道同心,却因为姓不同而感到陌生,只因为年龄相差太远而忘记了彼此的年岁。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离别时的感慨之情。首句“君家在渝水,我家在螺川”,以地理方位来表达两家的远近;第二句“同是江南百里天”则表明两家都处在相同的地域之中,只是具体地点有别;第三句“同道同心更同姓,只年相远却忘年”则是说尽管大家同道、同心、同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