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雪尽垂空,玉色粲万瓦。
默默行五牙,郁霭望黄野。
【注释】
圜通:即洛阳,古都。精庐:指高僧的居处。投宿:投宿于某地。涂中所见:涂中的所见所闻。
【译文】
大雪纷纷扬扬地落在洛阳城,玉色的光辉照遍万间屋瓦上。默默无声地走完了五牙山,郁郁沉沉地望着黄野。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在大雪纷飞之际,来到洛阳城,看到洛阳城外有雪,想到洛阳城内一定也有雪,于是写了五首诗来描写洛阳城内和城外的景象。第一首写的是洛阳城内景象;第二首写的是洛阳城外景象;第三首写的是城中人的感受;第四首写的是城中景致;第五首写的是城外景致。全诗以“大雪”为线索,把洛阳内外的景象写得十分具体,很有层次感。
开头两句“寒雪尽垂空,玉色粲万瓦”。洛阳城内到处是大雪覆盖,天空显得更加空旷,玉色洁白的雪花覆盖着无数的屋瓦,一片银装素裹的景象。“尽”字写出了大雪无边无际、铺天盖地的特点。“粲”字写出了雪的晶莹明亮。“玉色”二字不仅形容了雪的美,还暗示出了雪的纯净和洁白。“万瓦”说明雪花之多,可见天气之冷,也表现了诗人对洛阳城的惊叹。
接下来两句“默默行五牙,郁霭望黄野”,诗人在洛阳城内默默地走着,抬头望去,只见漫天大雪,笼罩着整个黄野。“默默”一词表明诗人行走时的心境,没有声音、不发声响,只有雪花飘落的声音和脚步声。诗人抬头看到了黄野,但并没有看见什么,只能看到被大雪覆盖的黄野。
这首诗通过描绘洛阳内外的景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诗人在大雪纷飞时来到洛阳城,看到洛阳城外和城内都有雪,于是写下了这五首诗来描绘洛阳内外的景象。从诗歌的结构来看,这首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诗人在大雪中走在洛阳城内,看到的是洛阳城内的美丽景色;第二部分写诗人在大雪中走出洛阳城,看到的是被大雪覆盖的黄野;第三部分写诗人走出城门后,看到的是大雪覆盖的洛阳城。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诗意,使人仿佛置身于大雪纷飞的洛阳城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