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吹新竹,密密复疏疏。
脱冠眠北窗,兴不减精庐。
缅思西京事,聊开稚川书。
千古纳眼界,恍若巾柴车。
顿忘在墐墉,灌畦莳佳蔬。
笔端真有口,妙处天壤俱。
明如丹青手,百幅生绡图。
举似儿子曹,矜夸还久如。

南风吹新竹,密密复疏疏。

脱冠眠北窗,兴不减精庐。

缅思西京事,聊开稚川书。

千古纳眼界,恍若巾柴车。

顿忘在墐墉,灌畦莳佳蔬。

笔端真有口,妙处天壤俱。

明如丹青手,百幅生绡图。

举似儿子曹,矜夸还久如。

注释:

  1. 南风吹新竹,密密复疏疏。
  • “南风”:指温暖的春风。
  • “新竹”:新长出的竹子叶子。
  • “密密复疏疏”:形容竹子叶子茂盛而疏落有致。
  • 这两句诗描绘了春天里新长出的嫩竹,既茂盛又疏离。
  1. 脱冠眠北窗,兴不减精庐。
  • “脱冠”:放下官帽,表示休息或放松。
  • “眠北窗”:躺在北窗下休息。
  • “兴不减”:兴致不减,即精神饱满。
  • “精庐”:精心建造的书房,这里指自己读书的地方。
  •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放下官帽,在北窗下休息,但精神依然饱满,仿佛回到了自己的书房中。
  1. 缅思西京事,聊开稚川书。
  • “缅思”:思念。
  • “西京”:洛阳,古都名。
  • “稚川书”:指《稚川先生文集》,这是一本关于道家思想的书籍。
  • 这两句诗回忆了过去在洛阳时的事情,通过阅读《稚川先生文集》来寻找心灵的慰藉。
  1. 千古纳眼界,恍若巾柴车。
  • “纳眼界”:开阔视野。
  • “巾柴车”:指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用布包裹车轮,便于携带。
  •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通过阅读书籍,仿佛穿越千年,看到了广阔的世界,如同乘坐着古代的交通工具。
  1. 顿忘在墐墉,灌畦莳佳蔬。
  • “墐墉”:土墙,这里指简陋的住所。
  • “灌畦”:灌溉菜地。
  • “莳”:种植。
  • 这两句诗描绘了回到简陋居所,亲手种植蔬菜的情景。
  1. 笔端真有口,妙处天壤俱。
  • “笔端”:指手中的笔。
  • “有口”:形容文字生动有力。
  • “妙处”:指文章的精彩之处。
  • “天壤”:比喻极远的距离。
  •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认为书写的文字具有生命力,其精彩之处能与天地相媲美。
  1. 明如丹青手,百幅生绡图。
  • “明如”:明亮如,形容文字清晰明了。
  • “丹青手”:指绘画高手。
  • “百幅生绡图”:指画了许多张精美的丝绸画。
  • 这两句诗赞美了文字之美,就像绘画高手的作品一样,给人以美的享受。
  1. 举似儿子曹,矜夸还久如。
  • “子曹”:指儿子曹植(曹操之子)。
  • “矜夸”:自夸。
  •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将自己的想法和作品展示给儿子曹植,希望得到认可和赞扬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古诗,以自然景物为题材,通过描述春日景象和自己的内心体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中通过对竹林、书籍、山水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高洁的人格魅力。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知识的尊重和追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