靡靡市廛尽,杳杳泉石闲。
灌木蔽榛莽,爽籁弥空山。
飞甍纳馀辉,丹雘粲以繁。
巍然青莲宫,俯此碧玉阑。
化人淡无为,趺坐观尘寰。
支郎杳不逢,玄蝉噪其间。
昔贤憩游地,眢井潜龙蟠。
咏歌之所传,百世犹不刊。
我生悦超旷,危磴重跻攀。
归隐谅未能,溯风发长叹。
【注释】
靡靡:形容声音轻柔悠扬。市廛:古代指市场和街市,这里泛指繁华的街市。杳杳:深远的样子,这里指远离喧嚣的地方。灌木:指山林中的灌木丛。蔽榛莽:遮挡、遮蔽。爽籁:清凉而悦耳的声音。弥空:弥漫、覆盖。飞甍(méng):高耸的屋脊,这里指庙宇的飞檐。丹雘(huì):红漆。灿烂。玄蝉:即蝉,此处借指僧人。昔贤:过去有才德之人。憩(qi)游地:休息游玩的地方。眢井:枯井,这里是比喻。潜龙蟠:深藏的龙蟠伏。咏歌:歌唱。所传:流传下来的故事或传说。百世犹不刊:流传了百代仍不衰毁。超旷:超越尘俗,洒脱不羁。危磴(dèn):险峻的石阶。归隐:归隐山林。谅:难道。发长叹:发出长长的叹息。
【赏析】
《龙泉寺纳凉》是唐代诗人王勃所写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龙泉寺的景色,以及诗人在此游览的心情。诗人以清新的语言,描绘了龙泉寺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的超脱物欲,追求精神境界的人生态度。
首联“靡靡市廛尽,杳杳泉石闲。”描绘了夏日的市廛热闹景象和龙泉寺的宁静美景。市廛(shān chán),指繁华的街市;杳杳,遥远的样子。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以及对喧嚣生活的厌倦。
颔联“灌木蔽榛莽,爽籁弥空山。”进一步描绘了龙泉寺的景色。灌木丛生遮蔽了野草,清风吹过山谷之间,带来了阵阵清爽之声。这里的“爽籁”,指的是清凉而悦耳的声音,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颈联“飞甍纳馀辉,丹雘粲以繁。”描写了庙宇的壮丽与华丽。飞甍(méng),高耸的屋脊;丹雘(huì),红漆;粲(càn)以繁,意为绚烂多彩。诗人用词细腻,描绘了庙宇的辉煌与美丽,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尾联“巍然青莲宫,俯此碧玉阑。”则是对龙泉寺的赞美与描绘。青莲宫,指龙泉寺;碧玉阑,指寺中的栏杆。诗人以青莲宫为比,表达了对龙泉寺的敬仰之情。诗人以“俯”字,形象地描绘了寺庙的高耸入云,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佛学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以及对佛学的追求和敬仰。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龙泉寺的景色,展示了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