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緉芒鞋一橐诗,等闲西上欲何之。
青原山下家虽远,黄鹤楼前笛未吹。
秋壑最宜秋到后,月窗当趁月明时。
问君如见调羹手,说寄梅花寄阿谁。

诗句释义:

一緉芒鞋一橐诗,等闲西上欲何之。

青原山下家虽远,黄鹤楼前笛未吹。

秋壑最宜秋到后,月窗当趁月明时。

问君如见调羹手,说寄梅花寄阿谁。

译文注释:
一緉(一种古代的鞋子)芒鞋一橐(一种装书的袋子)诗,我打算随便向西去,不知道要去哪里。
青山之下虽然距离家遥远,但是到了秋天黄鹤楼上的笛声还没有吹响。
等到秋天到来,秋壑最好;趁着明亮的月光,月窗也最好。
如果你能见到调羹的手,就告诉我吧,我想把梅花寄给你,寄给谁呢?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情与关切。首句“一緉芒鞋一橐诗”,诗人以一緉芒鞋和一橐诗作为行囊,准备踏上旅途。这体现了诗人的洒脱与坚定,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未知旅程的期待和好奇。次句“等闲西上欲何之”,诗人询问自己为什么要去西上,想要去往何处。这反映了诗人对目的地的迷茫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第三四句“青原山下家虽远,黄鹤楼前笛未吹”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情景。青原山虽然遥远,但诗人并未因此而感到沮丧,反而在看到黄鹤楼前未吹响的笛声时感到一丝慰藉。这既反映了诗人的乐观态度,也展示了他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能力。

第五六句“秋壑最宜秋到后,月窗当趁月明时”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诗人认为秋壑在秋天到来之后最为适宜,而月窗则在月色明亮之时最为适合观赏。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

最后一句“问君如见调羹手,说寄梅花寄阿谁”是全诗的高潮。诗人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情厚意。如果能够见到那位擅长调制美食的人,诗人愿意将梅花作为礼物寄给远方的朋友,但具体寄给谁则不得而知。这既是对友情的一种珍视和表达,也是对远方朋友的一种深深的思念。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对友情的深刻表达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和深厚的人文情怀。同时,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和欣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