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声里立东风,山色应怜鬓已蓬。
二麦晓寒新雨后,一年春事落花中。
醉斟浮蚁邀仙客,笑揖飞鸥问钓翁。
檐外万竿君子竹,虚心能得几人同。
诗名:题象山县栖霞观应真亭简住持张羽士
作者:宋伯仁
诗词正文:
杜鹃声裹立东风,山色应怜鬓已蓬。
二麦晓寒新雨后,一年春事落花中。
醉斟浮蚁邀仙客,笑揖飞鸥问钓翁。
檐外万竿君子竹,虚心能得几人同。
接下来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的赏析:
让我们来理解一下题目“象山县栖霞观应真亭简住持张羽士”。这里的“象山县”是指今天的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栖霞观应真亭”是一座位于象山的古建筑,而“简住持张羽士”则是对住持张羽士的简单介绍,张羽士可能是一位道士或者僧侣,他在这里担任住持的职责。
我们来探讨这首诗的内容和主题。这首诗是宋伯仁在象山县栖霞观应真亭内所作,通过描绘栖霞观的自然景色和人文环境,表达了他对于道教和佛教文化的敬仰之情。
第三,我们可以进一步欣赏这首诗的艺术魅力。首先,宋伯仁在诗中使用了优美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如“杜鹃声裹立东风”、“山色应怜鬓已蓬”等,这些诗句不仅描绘出了象山的美丽景色,也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此外,诗歌还巧妙地融入了历史和文化元素,如提到了“二麦晓寒新雨后,一年春事落花中”,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示了象山的自然环境,也反映了古代农耕文化的特点。最后,宋伯仁还通过描绘人物形象和行为,展现了道教和佛教的宗教氛围和精神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象山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道教、佛教文化的表达,展现了宋伯仁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同时,这首诗也是了解宋代文学和绘画艺术的重要资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