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将闲耳听云云,只作深居耳不闻。
素志肯随时节改,清贫难许利名分。
忘情茅屋无非燕,着脚春山独是云。
试问急流谁勇退,故园同看木欣欣。
注释:
- 云云:指闲话。
- 休将闲耳听云云,只作深居耳不闻:不要随便去听那些无关紧要的话,只当自己在深山中隐居,不听这些闲言碎语。
- 素志肯随时节改,清贫难许利名分:我的初心是不愿意随波逐流,改变初衷的;即使贫困,也不愿追求名利。
- 忘情茅屋无非燕,着脚春山独是云:忘记了一切世俗的纷扰,在简陋的茅屋之中,只有燕子飞来飞去;在春天的山林之中,只有云彩静静地飘过。
- 试问急流谁勇退,故园同看木欣欣:试问那些勇敢的人,谁会选择在急流中勇敢地退下;而我们家乡的树木,都在欢快地成长着。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宁静、和谐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深热爱。首句“云云”点题,暗示下文将有一番议论。第二句“休将闲耳听云云”,意谓不要随意去听取那些无关紧要的话,而是要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世界。第三句“只作深居耳不闻”,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坚定立场,即使在深山之中,也不愿随波逐流,改变初衷。
第四句“素志肯随时节改,清贫难许利名分”,表明了诗人的坚定信念:自己始终坚守初心,不愿意为了利益而改变初衷,即使是在贫困的时候,也不愿意屈服于名利。这里的“素志”指的是诗人最初的理想和志向,“清贫”则是指诗人的贫穷生活。
第五句“忘情茅屋无非燕,着脚春山独是云”,则是对前两句的进一步阐述。诗人将自己置身于简朴的生活环境之中,与自然融为一体。他忘却了外界的纷扰,只有燕子飞来飞去,春山独自飘动的云朵。这里的“忘情”意味着诗人已经超越了世俗的束缚,达到了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
第六句“试问急流谁勇退,故园同看木欣欣”,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与升华。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那些在急流中勇往直前的人,他们是否知道有人在故园里欣赏着茁壮成长的树木?这里的“急流”象征着人生中的困难与挑战,而“故园”则代表着诗人的故乡和回忆。最后一句则是诗人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那些在急流中勇往直前的人,一定不会忘记自己曾在故园里欣赏过茁壮成长的树木。
整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内涵,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态度。它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方,都要坚守自己的初心,不被世俗所迷惑。同时,它也鼓励我们要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珍惜每一个美好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