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花枝插满头,长亭搔首晚悠悠。
灞陵老子无人识,别是天涯一段愁。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诗句翻译:

  1. 寒食花枝插满头 - 描述诗人在寒食节那天,头发上插上了花朵。
  2. 长亭搔首晚悠悠 - 诗人在长亭(古代设在交通要道旁供行人休息、观景的楼台)边,因思念远方的朋友而感到忧愁,不停地用手梳理头发。
  3. 灞陵老子无人识 - 指诗人在灞陵这个地方,由于年岁已高,被当地人忽视或不认识。
  4. 别是天涯一段愁 - 表示诗人的孤独与远行带来的忧愁是与众不同的,像是身处异地所引发的特别忧愁。

译文:

在寒食节这天,我的头发上插上了鲜花,站在长亭边,因为思念朋友而显得有些落寞,不停地用手梳理着头发。我在灞陵这个地方被人遗忘或忽视,独自行走在这条陌生的路上,感到一种特别的孤独和忧愁。

赏析:

《远访友不值》是宋代诗人宋伯仁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在特定节日里,面对老朋友时无法相见的遗憾和孤独感。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情感的场景,使人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 寒食节的象征意义:寒食节是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前的一个节日,人们会扫墓祭祖,同时插柳种花以示纪念。此诗中的“寒食花枝插满头”暗示了诗人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增添了一丝哀思与美丽。
  • 长亭与旅途的描写:长亭是古代供人歇息的地方,这里也是诗人思念友人的地点。诗人在此长亭徘徊,搔首(即挠头)表达出他深深的忧郁和对未来团聚的渴望。
  • 灞陵老人的孤独:“灞陵老子无人识”展现了诗人对自己年老、被忘记的感慨。在现代社会中,这样的经历可能令人更加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个人的脆弱。
  • 地域差异带来的隔阂:“别是天涯一片愁”,这不仅仅是对地理位置的描述,更是一种文化和情感上的隔离。这种孤独不仅来自物理的距离,还来自于文化和观念的差异。

宋伯仁的这首《远访友不值》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也折射出那个时代人们的情感共鸣和社会背景。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不仅能体会到诗人的情感世界,还能深入理解到中国古典诗歌在表达深层次情感方面的独特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