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沧波上,寒塘草市中。
钟闻两寺应,室掩一床空。
买醉留僧烛,敲吟折水荭。
沙边鸣宿雁,亦似哭诗翁。

【注释】

沧:青色。两寺:指临安城内的灵隐、天竺两寺。钟:寺院里报时用的木鱼。室:僧居,佛堂。一床空:指僧房空空无人。买醉:买醉于酒肆。敲吟:击琴唱和。宿雁:停息的飞鸟。哭诗翁:诗人借宿雁自喻,以表达自己悲苦的心情。

夜雨沧波上,寒塘草市中。

译文:在夜雨声中,我独自行走在青绿色的湖面上,来到一个荒凉的草市中。

钟闻两寺应,室掩一床空。

译文:听到寺院里传来钟声,知道是两寺都响了;僧舍门紧闭,只有一张床上空荡荡的。

买醉留僧烛,敲吟折水荭。

译文:在酒馆买醉,留下僧人手中的蜡烛;弹起琴来,唱出自己的心声。

沙边鸣宿雁,亦似哭诗翁。

译文:在沙滩边,有一群大雁在鸣叫,它们的声音仿佛也是在为诗人哭泣。

赏析:

这是一首记游抒怀之作。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

开头二句:“夜雨沧波上,寒塘草市中。”点明地点,交代时间,渲染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为下文的抒情作势。“沧波”,指湖面。“寒塘”,指冷清的池塘。“草市”是临时集市,多在农村一带的村庄或集镇。这里用“沧波”“寒塘”“草市”三字,描绘出了一幅清幽淡远而又略带凄清的夜景图。

“钟闻两寺应”,这一句看似突兀,其实与前面描写的场景很协调,因为“沧波”之旁是“草市”,而草市上的寺庙,就是灵隐寺和天竺寺。因此可以推测,此处所闻之钟声,应该是从灵隐寺和天竺寺传来的。而“室掩一床空”,又表明了作者此刻的孤独。

“买醉留僧烛,敲吟折水荭。”“买醉”即买醉于酒肆,“留僧烛”即在僧舍内留宿。这两个词组,分别写出了作者的两种活动。“买醉”“留僧”都是饮酒之后的行为,而“烛”与“水荭”(即荷花)则是两个意象,前者给人以温馨的感觉,后者则给人以清雅之感。二者结合,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使全诗显得和谐而有层次感。

“沙边鸣宿雁,亦似哭诗翁。”这一句中的“沙边”与前面的“沧波”、“草市”相联系,表明作者此时是在江边或者湖边的沙滩上徘徊。“宿雁”与前面的“沧波”、“寒塘”、“草市”以及第二句中的“两寺”相联系,进一步勾勒出了一幅宁静而有生气的夜景图。而作者看到这些景象,不禁联想到了自己的处境(诗翁),于是便发出了“亦似哭诗翁”的感慨。这里的“哭诗翁”并非实指诗人自己,而是通过“亦似”这个词语,暗示出作者内心的悲凉之情。这种写法既避免了直接抒发感情,又使整首诗更加含蓄有致。

这首诗以记游为主,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作者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深刻认识,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留恋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