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幅溪藤万里春,夜窗添起月精神。
眼看白璧埋黄壤,鬒发空归想太真。

【注释】

梅花集句其一四八:集唐人诗句成句。

半幅溪藤万里春:用唐代诗人王维的《酬张少府》诗中的“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来表达诗人对友人离别后的思念之情。

夜窗添起月精神:夜晚,窗外的月光洒在窗户上,增添了几分明亮和活力。

眼看白璧埋黄壤:用汉代名将李广的故事来比喻自己的命运多舛,就像一块白玉被埋藏在黄土之下,无法再展锋芒。

鬒发空归想太真:头发已白,心中却依然怀念着年轻时的容颜,如同唐朝诗人李白所说的“白发三千丈”,难以释怀。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一幅美丽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句“半幅溪藤万里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天景象,溪流边的藤蔓覆盖了万里的大地,生机盎然。这里的“半幅”是指一半的景色,而“万里春”则形容了这片景色的广阔无垠。

次句“夜窗添起月精神”则是在夜晚,窗外的月光洒在窗户上,给室内带来了一份宁静和明亮。这里的“夜窗”是指夜晚的房间,而“添起月精神”则形容了月光给房间带来的温馨和舒适。

第三句“眼看白璧埋黄壤”则是在感叹自己的一生,像一块白玉被埋藏在黄土之下,无法再展锋芒。这里的“眼看”是指眼前的现实,而“白璧”则是比喻自己的才华,而“黄壤”则是指坟墓,形象地描述了自己的命运多舛。

末句“鬒发空归想太真”则是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头发已白,心中却依然怀念着年轻时的容颜,如同唐朝诗人李白所说的“白发三千丈”,难以释怀。这里的“鬒发”是指自己的头发,而“归想”则是指回忆过去的岁月,而“太真”则是指杨贵妃,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留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命运多舛的人生经历的感慨和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