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里松边鹫岭头,松声长带白云秋。
梵筵多有吟僧在,须认诗中第一流。

注释:

九里松边鹫岭头,指的是送信人在天竺寺的九里松旁。

松声长带白云秋,说的是松林中的松涛声悠扬连绵,仿佛带有云气。

梵筵多有吟僧在,指的是寺庙中有很多僧人在诵读经文、吟诵诗歌。

须认诗中第一流,意思是要识别出诗歌中的一流作品,即最好的诗歌。

赏析:

这首小诗描写的是送信人经过天竺寺时的情景。诗人以松、云、吟僧等自然景物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同时,诗人也通过吟僧的形象,表达了对诗歌艺术的追求和热爱。

首句“九里松边鹫岭头”,点出了送信人的目的地是天竺寺。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天竺寺比作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岭,显得雄伟壮丽。

次句“松声长带白云秋”,诗人以松林中的松涛声为背景,描绘出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这里的“长带”二字,形象地描绘出了松涛声的绵延不绝,仿佛带有云气。而“白云秋”则进一步烘托出了秋天的氛围,使得整个画面更加清新宜人。

第三句“梵筵多有吟僧在”,诗人以梵音(佛教经书诵读的声音)和吟诵(诗歌吟唱)为背景,描绘出了寺庙中僧人的修行场景。这里的“梵筵”指的是佛家宴请僧人的场所,而“吟僧”则是指那些吟诵经文、诗歌的僧人。诗人通过这一描写,展示了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

最后一句“须认诗中第一流”,诗人以诗歌为题材,强调了诗歌在文学中的崇高地位。这里的“第一流”指的是最优秀的诗歌作品,即最好的诗歌。诗人鼓励人们要珍惜诗歌的艺术价值,追求诗歌的极致之美。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天竺寺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通过对吟僧形象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热爱与追求。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具思想深度,堪称一首优秀的咏物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