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台花落夜将阑,天亦那知客思单。
鹤帐不知云外梦,燕堂空锁雨中寒。
千年风雅教谁主,一卷离骚合自看。
又恐孤山梅渐老,明朝问路过长安。
# 曾懒翁复寄俞进可
银台花落夜将阑,天亦那知客思单。
鹤帐不知云外梦,燕堂空锁雨中寒。
千年风雅教谁主,一卷离骚合自看。
又恐孤山梅渐老,明朝问路过长安。
诗句注释
- 银台: 古代帝王宫殿的楼阁。
- 花落: 花朵凋零落下。
- 夜将阑: 夜晚即将过去。
- 天亦那知: 天空也难以理解。
- 客思: 客人的思乡之情。
- 鹤帐: 帐篷像仙鹤一样高耸。
- 云外梦: 在云端之外的梦想。
- 燕堂: 燕子飞翔时的殿堂。
- 雨中寒: 雨水中的寒冷。
- 风雅: 指古代的高雅文学与艺术。
- 离骚: 屈原的诗篇,通常用来代表古代诗歌的高尚。
译文
在夜幕即将结束的时刻,银台上的花朵已纷纷飘落在地,天空似乎也无法明了我的思乡之情。如同一个高高的帐篷,我仿佛在云雾之外遨游梦境;而当我离开燕堂时,却发现自己被雨淋得浑身冰凉。这长久以来的文学艺术传承如今该由谁来继续引领呢?而我更担心孤独山上的梅花逐渐凋谢,明天是否还能有机会询问路过长安的行程。
赏析
此诗以“曾懒翁”为主角,通过描绘其夜晚归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家乡变迁和文学传承的感慨。首句“银台花落夜将阑”开篇即点明时间与环境,营造出一种深沉的寂寥氛围;“天亦那知客思单”则透露出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自然景色的真实描绘,也有文化传承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诗中多次提及“风雅”,这不仅指的是古典诗歌的高雅,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种文化传统的尊重和推崇。结尾处“又恐孤山梅渐老,明朝问路过长安”更是增添了一份对于故乡的眷恋以及对未来旅途的期待,使全诗的情感更为丰富和动人。
《曾懒翁复寄俞进可》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思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感受的描述,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生活的深深思考。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高超艺术技巧和深邃的思想内涵,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学财富和审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