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读子真传,掩卷屡长叹。
如何忠正资,适在元成间。
危言论时政,条畅穷根源。
直节破奸胆,愤气冲儒冠。
上书辄报罢,九九惭齐桓。
是时公卿辈,曾不为厚颜。
雄文灿方册,至今日星攒。
深机识祸福,拂衣九江干。
一朝弃妻子,变姓抱吴关。
位卑而言高,自古为尤难。
斯人能保身,出处何其艰。
繄子偶得邑,驾言谒仙坛。
坛侧千丈松,凛凛清风还。
寿春下新诏,高蹈翠琰刊。
壁间罗隐记,中理极可观。
当年康乐公,游览遍名山。
云何此佳迹,未被金石言。
真人久怅望,伫看西飞鸾。
【题梅仙观】
曾读《子真传》,掩卷屡长叹。
如何忠正资,适在元成间。
危言论时政,条畅穷根源。
直节破奸胆,愤气冲儒冠。
上书辄报罢,九九惭齐桓。
是时公卿辈,曾不为厚颜。
雄文灿方册,至今日星攒。
深机识祸福,拂衣九江干。
一朝弃妻子,变姓抱吴关。
位卑而言高,自古为尤难。
斯人能保身,出处何其艰。
繄子偶得邑,驾言谒仙坛。
坛侧千丈松,凛凛清风还。
寿春下新诏,高蹈翠琰刊。
壁间罗隐记,中理极可观。
当年康乐公,游览遍名山。
云何此佳迹,未被金石言。
真人久怅望,伫看西飞鸾。
【注释】
- 曾读《子真传》:曾经读过关于陶渊明的传记。
- 掩卷:合上书本。长叹:叹息不已。
- 如何:如何办得到?资:资本,比喻能力、才干。
- 适在元成间:刚好处在王莽和刘秀之间。元成间:指汉哀帝刘欣和汉平帝刘衍在位期间,王莽篡汉后建立新朝。
- 危言:正直的言论。
- 条畅:条理清晰,流畅通达。
- 直节:刚正廉洁的操守。
- 愤气:愤怒不平的情绪。冲:冲破。
- 九九:形容次数之多。齐桓:春秋时期齐国国君齐桓公,善于用人,有很高的威望。
- 公卿:古代官名,泛指高级官员或大臣。曾不为厚颜:不曾以权贵自居而感到羞愧。
- 雄文:雄奇的文章。灿:灿烂。方册:古书,书册。
- 深机:深远的计谋。识:了解、认识。
- 拂衣:辞官归隐,拂衣而去。
- 变姓:改换姓名。抱吴关:携带家眷迁往吴地(即今江苏苏州)。
- 位卑而言高:即使地位卑微,但言论却很高远。自古以来为尤难:自古以来都是难事。尤难:尤其困难。
- 斯人:这个人。能保身:能够保全自己。出处:进退出处,比喻进退得失。
- 繄子:你。偶得邑:偶然获得封邑。驾言谒仙坛:驾车前来拜见仙人的道观。
- 坛侧:庙宇附近或坛台旁边。千丈松:高大的松树。
- 高蹈:超然物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翠琰刊:用翠玉制成的印章。
- 璧间:墙壁之上。罗隐记:记录了很多关于仙人的传说故事。
- 康乐公:晋代文学家谢安,字安石,号东山侯,世称“东山先生”。
- 名山大川:名山上的大河。
- 金石言:用金石刻成的碑文。
- 怅望:惆怅地盼望。西飞鸾,神话中西王母的使者所乘之物,这里用来代指仙人。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诗人借对仙坛的描述,表达自己对于人生境遇、进退去留的思考。全诗共七句,前六句描写了仙坛的景象和自己的感慨,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理想追求。
首联“尝读子真传,掩卷屡长叹”,诗人曾读过陶渊明的传记,合上书本,不禁叹息不止。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对陶渊明的仰慕之情。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一位伟大诗人、政治家、田园派诗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桃花源记》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一个理想的隐居生活场景,表现了人们对于自由、和平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阅读陶渊明的传记,对陶渊明的理想产生了共鸣,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种理想生活的向往。
颔联“如何忠正资,适在元成间”,诗人思考如何才能够实现自己的忠贞正直之德,恰好处在王莽和刘秀之间,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这里的“元成”是指东汉时期的两位皇帝,分别是光武帝刘秀和末代皇帝汉顺帝刘延。诗人通过对比两个时代,表达了自己对于忠贞正直之德的追求和困惑。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使得人们对于忠贞正直之德的追求更加艰难。
颈联“危言论时政,条畅穷根源”,诗人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直言不讳地评论时政,条理清晰,逻辑性强。这里的“危言”是指尖锐、激烈的言论,“条畅”是指条理清楚、流畅自如,“穷根源”是指深入探究事物的根本原因。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治理和民生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也展现了他的政治才能和责任感。然而,这样的行为却让他遭受了排斥和排挤,使他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尾联“直节破奸胆,愤气冲儒冠”,诗人以刚正廉洁的操守震慑奸佞之徒,以正义的怒火冲击儒家学者的高冠。这里的“直节”是指刚正不阿的品行,“奸胆”是指阴险狡诈的人,“儒冠”是指儒家学者所戴的高冠。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正义的追求和对于邪恶势力的蔑视,也反映了他作为文人士大夫的责任和担当。然而,这样的行为却让他受到了排斥和诋毁,使他无法在政治上取得成就。
诗人通过对仙坛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境遇、进退去留的思考。诗人认为自己虽然身处高位,但实际上却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无法保全自己的安全和尊严。因此,他选择辞去官职,远离尘嚣,寻找一种更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这种选择体现了诗人对于个人价值和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和追求。
这首诗通过描绘仙坛景色和抒发自己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境遇、进退去留的思考。诗人认为人生充满了变故和不确定性,要想真正地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就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勇气去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同时,诗人也强调了个人的价值和尊严的重要性,只有真正地保全了自己的安全和尊严,才能真正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