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袖经纶手,传之柱石材。
无心到孤棘,有德付三槐。
五鼎方身飨,两楹俄梦回。
百年流泽远,衮衮几公台。
诗句解释与赏析
第一句:
注释:“早袖经纶手”,指的是年轻时就开始掌握治国理政的本领。
赏析:诗人通过“早袖经纶手”表达了自己早年就具备高深学识和丰富经验,准备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句:
注释:“传之柱石”,意为把国家的重任传承给那些像柱子一样稳固可靠的人。
赏析:这里强调国家的重要使命需要像柱子一样坚定可靠之人来承担。
第三句:
注释:“无心到孤棘”,形容在治理国家时不刻意追求功名利禄,而是专注于实际工作。
赏析:此句表现了诗人淡泊名利的态度,强调为国为民的责任感而非个人得失。
第四句:
注释:“有德付三槐”,意指将高尚的德行寄托于国家栋梁之材——槐树。
赏析:槐树在中国文化中象征正直,此处用槐树比喻国家的支柱,表达了对国家栋梁的期望。
第五句:
注释:“五鼎方身飨”,五鼎象征尊贵和荣耀,用来比喻君主或重要人物享受荣华富贵。
赏析:通过使用“五鼎”这一象征物,诗人表达了对统治者的赞美,同时也隐含着对现实政治状况的批判。
第六句:
注释:“两楹俄梦回”,意谓梦中回到了曾经治理国家的殿堂。
赏析:这里的“梦回”反映了诗人对往昔治理国家的怀念及对现实政治的无奈感慨。
第七句:
注释:“百年流泽远”,意味着其恩泽流传百世,影响深远。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功业的自信以及对后世影响的期许。
第八句:
注释:“衮衮几公台”,形容历史上众多贤能之士都登上过朝廷高位的平台。
赏析:通过对比历史中众多贤臣良将,诗人展现了对古代贤才的敬仰,也反映了自己的抱负与志向。
整体分析
这首诗通过对“大资节使史国公”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国家治理和道德典范的深刻理解和崇高追求。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比喻,传达出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个人抱负。同时,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现实的反思,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和对贤臣良将的赞美之情。整首诗语言凝练而富有诗意,充满了历史感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