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江山当寿卮,年年一佛住峨眉。
嵩高复见歌申伯,坰野宁无颂鲁僖。
岁比绛人逾甲子,日逢皇览揆庚寅。
书生愧乏梅花赋,引领东风上北枝。

寿蜀帅

李曾伯七律咏寿

不用江山当寿卮,年年一佛住峨眉。
嵩高复见歌申伯,坰野宁无颂鲁僖。
岁比绛人逾甲子,日逢皇览揆庚寅。
书生愧乏梅花赋,引领东风上北枝。

注释与解析:

  1. 诗句注释
  • “不用江山当寿卮”:不需要用江山来作为长寿的象征。
  • “年年一佛住峨眉”:每年有一位佛陀住在峨眉山。这里可能寓意着某种宗教或修行的信仰。
  • “嵩高复见歌申伯”,:在嵩高山上再次听到了歌颂申伯的歌曲。
  • “坰野宁无颂鲁僖”:乡村田野中也无人再歌颂鲁僖公了。这可能反映了某种社会或政治变迁。
  • “岁比绛人逾甲子”:年龄比绛侯王陵还要大,超过甲子年。这里的甲子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或事件。
  • “日逢皇览揆庚寅”:每天遇到皇帝的视察和审查。
  • “书生愧乏梅花赋”:我作为一个书生惭愧于没有创作出梅花赋这样的作品。
  • “引领东风上北枝”:引导春风向北枝头吹去。
  1. 诗词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的描绘,表达了对长寿、宗教修行、历史变迁和社会政治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一些典故,如“嵩高”、“申伯”等,这些都是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常见元素,用于增加诗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深意,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观察,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历史的敬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