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雪一登城上亭,山川草木亦精神。
不知四面孰为水,但见一般俱是春。
此际全然许和气,于中何处有纤尘。
我来谩啜茶儿去,疑是神仙境界人。

【注释】

登四望亭观雪:登上四望亭观赏雪景。四望亭:位于今江苏省高邮县西北的四望山之巅。

踏雪一登城上亭:在雪花覆盖的雪地中,登上了四望亭。

山川草木亦精神:山川、草木也因雪而显示出生气勃勃的样子。

不知四面孰为水:不知四周哪是水。

但见一般俱是春:却只见到处都有春天的气息和景色。

此际全然许和气:这时候一切都显得十分和平。

于中何处有纤尘:在这一片和气的天地间,哪里会有一点点尘埃?

我来谩啜茶儿去:我来这里只是喝喝茶而已。

疑是神仙境界人:好像来到了神仙居住的地方。

【赏析】

《登四望亭观雪》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七绝,作于元和十二年(817)冬,当时作者正任监察御史,奉召回京途中经过高邮,与苏州刺史白居易会合,两人同登四望亭赏雪。

首句写登楼观雪时的感受,以“踏雪一登城上亭”起兴,点明登楼时间、地点和心情。“山川草木亦精神”,是说此时虽大雪纷飞,但整个大自然都生机勃勃,充满生气,使人心旷神怡,从而引出下文对自然美景的赞美。第二句“不知四面孰为水”,是对周围环境的总体感受。作者站在楼上环顾四周,只觉眼前一片洁白的世界,分不清哪些是水,哪些是陆地。第三句“但见一般俱是春”,则进一步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的图景,突出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第四句“此际全然许和气”,是说此时此刻,天地之间充满了和谐之气。第五句“于中何处有纤尘”,是说在这种和气之中,竟没有一点儿污浊的东西。“纤尘”指微小的尘土,用来形容空气清新纯净的程度,极言其净,足见作者对自然的珍爱。第六句“我来谩啜茶儿去”,是说自己只是来喝茶而已。“谩啜茶儿”即随便喝几口茶的意思,表现出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最后两句“疑是神仙境界人”,是说这种景象使人觉得好像是进入了神仙居住的地方,这两句诗把全篇的景色推向高潮。

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在大雪初霁时登高望远所见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全诗语言平易自然,意境优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