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存魏阙,翰墨寓规箴。
君看龙眠画,当识鸱夷心。
【解析】
题范蠡五湖图其一
江湖存魏阙,翰墨寓规箴。
君看龙眠画,当识鸱夷心。
注释:
范蠡是春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五湖”指太湖;《晋书.吴隐传》记载:“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散其财贿,散游诸国,以相夫为事。”
译文:
在江湖里存留了魏的宫阙,用笔墨寄托着规劝和箴言。
你看那龙眠山的画,应当了解鸱夷子皮的心肠。
赏析:
首句“江湖存魏阙”,借用“江湖”与“魏阙”的典故。三国时期,曹操曾于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建铜雀台,又筑金虎台、冰井台、土龙台三台,皆以龙凤龟鳞为饰,雕镂刻镂,瑰丽奇巧。后汉献帝时,曹操将魏都邺城迁至洛阳。魏武帝曹丕认为魏都应比邺城更为壮丽,于是修建铜雀台,并下令工匠仿照邺城宫殿的样子加以改建,使魏都更加雄伟壮观。魏都洛阳成为魏王朝的政治中心。诗中的“江湖”是指魏国的中心洛阳城,“魏阙”则借指魏国朝廷。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当时政局的看法,即在魏国的京都洛阳城存在魏的皇宫和朝廷。
次句“翰墨寓规箴”,意谓书信、文章都是规劝君王的箴言。这里所说的“翰墨”,“翰”指笔,“墨”指砚,“翰墨”比喻书信、文告。古人认为书写有如舞剑,故称书信为“翰”,而书信的内容多含褒贬之情,故称之为“规箴”。
末句“君看龙眠画,当识鸱夷心”,意谓君看那龙眠山的画,应当了解鸱夷子皮的心肠。龙眠山即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南郊,因山顶岩石多似龙形而得名,又名匡山,山上有汉代开凿的古阳洞,相传为仙人王方平所居。唐天宝元年(742)改匡山县为龙眠县。
这首诗的作者范成大,字致远,南宋著名文学家和史学家。他的一生创作了许多著名的诗词作品,其中最为人称诵的是《揽辔录》。范成大在《揽辔录》中记载了自己在四川任官期间的一些见闻。他通过观察四川山川景物,写下了许多描写山水风光的作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四景诗》,包括《峨眉山绝顶》、《江楼晚眺》、《夜坐听雨》和《晨起》。范成大在《四景诗·自序》中说:“一日之内有早晚,一岁之内分四季,一时之内分风月,一地之内分阴晴。”这四首诗分别描写了四川不同地方的自然风光,从日出到日落,从春夏到秋冬,从白天到夜晚,从晴到阴,从白天到夜晚,从春天到冬天,全面展现了四川的壮丽景色。
范成大在《四景诗》中不仅描述了自然风光,还通过这些自然美景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他认为大自然的美好景色能够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感,而这种爱国情感也会影响人们的行为举止。因此,他在《四景诗》中通过描写不同的自然景色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