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识披图际,还同枉驾时。
未应成否论,汉德有兴衰。

重庆阃治十咏华明堂

要识披图际,还同枉驾时。

未应成否论,汉德有兴衰。

注释:

披图:《易经》的别称,指《周易》。际:此处指《易经》的卦象。

枉驾:屈尊驾临。

未应:不必。成否:成功与否。否,通“否极”。

汉德:指汉朝的国运。汉德有兴衰:汉朝的国运有兴亡更替。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游览华明堂时所创作的。华明堂是明朝时期的一座宏伟的建筑,位于北京西城区,原名大明宫,后改名为华明寺。诗人在这里游览时,被这座建筑所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首句“要识披图际”,意为要了解《周易》的卦象。这里的“披图”是指翻开《周易》这部经典著作。次句“还同枉驾时”,意为还要和屈尊前来参观的人一起。这里的“枉驾”是指屈尊来访。第三句“未应成否论”,意为不必讨论成功与失败的问题。这里的“否”通“否极”,意为事情发展到最坏的地步。第四句“汉德有兴衰”,意为汉朝的国运有兴亡更替。这里的“汉德”是指汉朝的国运。

整首诗通过对华明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对国家未来命运的关注。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思考,以及对于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担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