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命光三事,今嗟赎百身。
堂无织蒲妾,车有吐茵人。
台坼层氛夜,槐凋故府春。
空馀相国第,不与势家邻。
【注释】1. 昔命光:指过去朝廷对张文节的任命。光:照耀,使光明。2. 嗟(jiē)赎百身:感叹自己赎罪救不了张文节。3. 织蒲妾:指张文节之妻孟氏,以织蒲为业。4. 吐茵人:指张文节之子张继宗(字元方)。5. 台坼(chè):台阁分裂。6. 槐凋故府春:指张文节罢官后,在故宅种槐树,而如今已是春去夏来,槐叶凋零。7. 空余相国第:指张文节家只有相国的府邸空置,没有其他产业可供邻里邻居争夺。8. 势家邻:有势力的人家。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为纪念他的老师张文节所作的挽词。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张文节不幸遭遇的哀痛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现象。
首句“昔命光三事”,回顾了张文节过去被朝廷任命时的荣耀。然而,他最终却因赎罪而被迫离开朝廷,不得不面对自己的错误。这里用“昔命”一词,既表示对过去的怀念,又带有讽刺意味。
第二句“嗟(jiē)赎百身”,直接点明了诗人心中的悲痛。诗人感叹自己无法完全弥补张文节所犯下的错误,只能以赎罪的方式为他赎罪。这种情感表达得非常真挚、深沉。
接下来的三句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对张文节的哀悼之情。“堂无织蒲妾,车有吐茵人”,描绘出张家的衰败景象:昔日繁华一时的张家如今已无人居住,只剩下一些破旧的家具和衣物。而张文节的儿子则在外地求学,家中也没有亲人陪伴。
第四句“台坼层氛夜”描写了张文节家族的困境。昔日高官显贵的府邸现在却变得破败不堪,如同一片荒芜的土地。这种景象让人感到凄凉和无奈。
最后一句“空馀相国第,不与势家邻”,更是表达了诗人对张文节的同情和惋惜之情。他看到昔日辉煌一时的相国府邸如今却无人问津,只能孤独地矗立在街头。这不禁让人感叹世事沧桑,人情冷暖。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于权贵们的冷漠态度,使得那些无辜之人受到牵连和伤害。